復合阻垢緩蝕劑檢測技術及關鍵檢測項目
一、理化性質檢測(基礎指標)
-
- 檢測目的:初步判斷藥劑均勻性及適用范圍。
- 方法:目測法觀察顏色、透明度;pH計測定溶液pH(依據GB/T 9724)。
-
- 檢測目的:影響藥劑投加量的關鍵參數。
- 方法:密度計法(GB/T 4472)、旋轉黏度計法(GB/T 22235)。
-
- 檢測目的:評估有效成分濃度。
- 方法:稱量恒重法(105℃烘干至恒重,計算失重比例)。
二、有效成分定量分析(核心技術)
-
- 方法:鉬酸銨分光光度法(GB/T 10539),通過顯色反應測定ATMP、HEDP等含量。
-
- 方法:總磷滴定法(針對含磷聚合物)或凝膠色譜法(GPC)分析分子量分布。
-
- 鋅鹽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,GB/T 11907)。
- 鉬酸鹽:硫氰酸鹽分光光度法(GB/T 14637)。
- 唑類(如BTA):高效液相色譜(HPLC,C18柱,紫外檢測器)。
三、阻垢性能測試(核心功能驗證)
-
- 方法:配制含Ca²?、Mg²?、HCO??的模擬水樣,加入藥劑后恒溫(60-80℃)靜置24h,通過EDTA滴定法測定剩余硬度,計算阻垢率(參照HG/T 2160)。
-
- 裝置:循環冷卻水動態模擬裝置,測定不同流速、溫度下的結垢速率。
-
- 檢測目的:評價藥劑對CaCO?過飽和溶液的穩定能力。
- 方法:逐步添加CaCl?和NaHCO?,直至出現沉淀,計算臨界pH值。
四、緩蝕性能評價(金屬保護效果)
-
- 試片材質:碳鋼、銅、不銹鋼等,浸泡于含藥劑的腐蝕介質(50℃, 72h),計算腐蝕速率(GB/T 18175)。
-
- 方法:極化曲線法(Tafel分析)、電化學阻抗譜(EIS),測定腐蝕電流密度及膜層阻抗。
-
- 條件:高Cl?濃度環境(如3.5% NaCl溶液),通過掃描電鏡(SEM)觀察金屬表面點蝕形貌。
五、穩定性與兼容性測試
-
- 方法:高溫烘箱加速試驗(120℃, 24h),檢測藥劑分解率及性能衰減。
-
- 測試對象:對余氯、臭氧的耐受能力,模擬實際工況中殺菌劑的影響。
-
- 內容:與殺菌劑、絮凝劑等其他水處理藥劑的協同/拮抗作用測試。
六、環保安全性檢測
-
- 方法:改進OECD 301B試驗,測定28天生物降解率(環保型藥劑需>60%)。
-
- 檢測項目:魚類急性毒性(LC50)、藻類生長抑制(EC50),參照GB/T 27861。
-
- 方法:ICP-MS檢測As、Pb、Cd等限值元素(符合GB/T 5009.74)。
七、現場應用驗證(最終評價)
-
- 參數:實際運行中濃縮倍數、濁度、鐵離子濃度變化趨勢。
-
- 技術:安裝腐蝕掛片或在線電化學探頭,長期跟蹤腐蝕速率。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水處理劑阻垢緩蝕劑Ⅱ檢測下一篇:普梳滌棉混紡印染布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7
10
6
11
12
13
15
13
19
15
17
20
20
19
22
23
20
24
21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