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原料檢測項目
-
- 單體殘留檢測:如聚乙烯中的乙烯單體、聚丙烯中的丙烯單體殘留量(采用氣相色譜法,參考GB/T 4615)。
- 催化劑殘留:檢測金屬催化劑(如鈦、鋁)含量,避免影響產品穩定性。
- 雜質含量:通過紅外光譜(FTIR)或核磁共振(NMR)定性分析異物。
-
- 熔融指數(MFR/MVR):評估樹脂流動特性(ASTM D1238)。
- 密度與顆粒形態:影響加工時的熔融均勻性。
-
- 熱重分析(TGA)測試分解溫度,確保原料在加工溫度范圍內穩定。
二、制品檢測項目
1. 力學性能
- 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(ISO 527):評估材料抗拉性能。
- 沖擊強度(ISO 179):測試缺口或無缺口樣品的抗沖擊能力。
- 彎曲強度與硬度(ASTM D790、D2240):反映材料剛性和耐磨性。
2. 熱性能
- 熱變形溫度(HDT)(ISO 75):測定材料在負荷下的耐熱性。
- 維卡軟化點(ISO 306):評估熱塑性樹脂的軟化溫度。
3. 電性能
- 介電常數與損耗因子(IEC 60250):用于電子封裝材料的絕緣性評估。
- 體積電阻率(ASTM D257):防止靜電積聚引發安全隱患。
4. 耐環境性能
- 耐化學品性:浸泡于酸、堿、溶劑中,觀察重量變化及表面腐蝕(ISO 175)。
- 耐候性:通過QUV紫外線加速老化試驗(ASTM G154)模擬長期戶外使用效果。
- 耐水解性:針對高溫高濕環境應用的樹脂(如汽車部件)。
5. 安全環保指標
- 有毒物質檢測:
- 重金屬含量(RoHS指令,如鉛、鎘)。
- 多環芳烴(PAHs)、鄰苯二甲酸酯(REACH法規)。
- VOC釋放量:針對涂料、膠黏劑等,使用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GC-MS)分析。
- 食品接觸安全:符合FDA或GB 4806標準,檢測遷移量及感官指標。
6. 外觀與加工性能
- 顏色與透明度:色差儀測定(ASTM D2244)。
- 表面缺陷檢測:顯微鏡或光學掃描觀察氣泡、裂紋。
- 熔接痕強度:評估注塑制品的結構完整性。
三、檢測方法與標準
- 國際標準:ISO、ASTM、IEC等。
- 國內標準:GB(國標)、HG(化工行業標準)。
- 儀器設備:萬能試驗機、DSC(差示掃描量熱儀)、GC-MS、紫外老化箱等。
四、檢測意義與應用
- 質量控制:確保產品符合設計性能,如汽車樹脂需通過高低溫循環測試。
- 合規性:滿足歐盟REACH、中國GB等法規,規避貿易壁壘。
- 研發優化:通過檢測數據改進配方,如提升阻燃劑效率(UL94垂直燃燒測試)。
五、未來趨勢
- 綠色檢測技術:發展低能耗、高精度的快速檢測方法。
- 智能化檢測系統:結合AI算法實現缺陷自動識別。
- 全生命周期評估:從原料到廢棄階段的環境影響綜合評價。
上一篇:軌道交通電氣產品、油田電子控制設備檢測下一篇:商用蒸汽炊具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0
13
11
10
15
12
10
11
8
11
13
20
16
11
19
18
18
14
18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