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測試要點
-
- 測試目的:確定材料在特定溫度下是否支持燃燒蔓延。
- 方法:將灼熱絲加熱至預設溫度(通常750℃~960℃),垂直壓入試樣30秒,觀察是否引燃或持續燃燒。
- 判定標準:若試樣未燃燒、或火焰在30秒內熄滅且未引燃下方鋪底絹紙,則通過該溫度等級的GWFI認證(如GWFI 850℃)。
-
- 測試目的:測定材料在灼熱絲接觸下被引燃的最低溫度。
- 方法:以25℃為間隔逐步提高灼熱絲溫度,直至試樣被點燃。
- 關鍵值:GWIT通常比GWFI高50℃~100℃,若材料在測試溫度下未被點燃,則記錄為GWIT值(如GWIT 775℃)。
-
- 測試目的:評估材料在特定溫度下的耐引燃能力。
- 方法:在固定灼熱絲溫度下(如750℃)持續接觸試樣直至引燃,記錄從接觸到起火的時間。
- 應用:用于對比不同材料的短期阻燃性能。
-
- 觀測點:移除灼熱絲后,記錄火焰持續時間和材料余輝熄滅時間,通常要求余焰≤2秒,余灼≤60秒。
二、測試設備與條件控制
- 灼熱絲裝置:鎳鉻合金絲(直徑4mm)通電加熱,溫度校準需精確至±15℃。
- 試樣要求:厚度≥標準值(如3mm),表面平整,模擬實際使用狀態(如開孔、邊緣處理)。
- 環境條件:測試應在無風、23±2℃、50%±5%濕度的實驗室中進行,避免外部干擾。
三、判定標準與合規性
- 國際標準:依據IEC 60695-2-10至2-13系列標準,不同產品類別(如家電、燈具)可能對應UL 746A、GB/T 5169等區域標準。
- 分級體系:
- GWFI分級:常見等級為850℃、960℃。
- GWIT分級:典型值為775℃、800℃。
- 失敗分析:若測試未通過,需優化材料配方(如添加阻燃劑)或調整結構設計(如增加隔熱層)。
四、行業應用與案例
- 家用電器(如插座、開關)
- 重點測試部件:外殼、內部絕緣件。
- 要求:GWFI ≥ 850℃(IEC 60335-1)。
- 汽車電子(連接器、電池組件)
- 嚴苛條件:GWIT需高于周邊元件最高工作溫度(如120℃+安全余量)。
- 燈具及LED組件
- 關鍵點:燈頭、散熱部件需通過750℃~950℃灼熱絲測試(IEC 60598)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改進策略
- 材料選型失誤:使用未改性的ABS易導致GWFI不足,替換為阻燃PC/ABS可提升至850℃以上。
- 結構缺陷:薄壁部件易引燃,增加厚度或添加金屬屏蔽層可改善。
- 測試誤差:定期校準灼熱絲溫度傳感器,確保熱電偶貼合緊密。
六、總結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熱循環(溫度變化率)檢測下一篇:穩態壽命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0
11
10
13
13
9
13
20
16
15
14
23
20
19
15
16
10
15
1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