顆粒抗壓碎力檢測:關鍵檢測項目與方法解析
一、檢測項目分類
1. 單顆粒抗壓碎力測試
- 制藥(藥片、膠囊顆粒)
- 催化劑、陶瓷微球
- 高附加值材料的質量控制 檢測方法:
- 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(UTM)或專用顆粒強度儀,對單個顆粒施加垂直壓力直至破裂。
- 記錄最大載荷值(N或MPa)。 標準參考:
- ASTM D4179(顆粒抗壓強度測定)
- ISO 9026(化工顆粒強度測試)
2. 堆積顆粒抗壓碎力測試
- 礦石、肥料等散裝物料
- 粉末冶金原料
- 糧食顆粒儲存 檢測方法:
- 向裝有顆粒樣品的容器中施加遞增壓力,測量顆粒破碎率或體積變化。
- 計算臨界破碎壓力(kPa或MPa)。 標準參考:
- ISO 21899(散裝物料抗壓性測試)
- GB/T 5162(金屬粉末堆積密度與壓縮性)
3. 動態抗壓碎力測試
- 運輸過程中的振動測試
- 工業篩分設備的耐久性評估 檢測方法:
- 使用振動臺或沖擊試驗機,結合篩分法分析破碎顆粒的比例。
- 記錄破碎率隨時間/振動頻率的變化曲線。 標準參考:
- ASTM D6940(散裝固體動態抗壓測試)
4. 脆碎度測試(Friability Test)
- 制藥片劑(如藥片邊緣磨損)
- 糖衣顆粒或包衣微丸 檢測方法:
- 將顆粒放入脆碎度儀(如滾筒裝置),以設定轉速滾動后稱量質量損失。
- 計算脆碎度百分比(%)。 標準參考:
- USP <1216>(藥片脆碎度測試)
二、核心檢測參數
- 極限抗壓強度(單位:N或MPa)
- 顆粒破碎瞬間的最大壓力值。
- 破碎率(單位:%)
- 測試后粒徑小于初始值一定比例的顆粒占比。
- 彈性模量(單位:MPa)
- 反映顆粒在彈性變形階段的應力-應變關系。
- 塑性變形閾值
- 顆粒從彈性變形轉為不可逆塑形變形的臨界點。
三、檢測設備與標準選擇
- 常用設備:
- 萬能材料試驗機(UTM)
- 顆粒強度分析儀(如CT3質構儀)
- 脆碎度測試儀
- 振動篩分機(結合動態測試)
- 標準選擇依據:
- 行業要求:制藥遵循USP/EP,化工參考ISO/ASTM。
- 顆粒尺寸:微米級顆粒需使用顯微壓痕技術。
- 應用場景:動態測試適用于長途運輸產品。
四、結果分析與應用
- 質量控制:設定抗壓碎力閾值,剔除不合格批次。
- 工藝優化:通過數據調整造粒壓力、黏合劑比例等參數。
- 包裝設計:根據堆積抗壓數據選擇包裝承重等級。
- 壽命預測:結合動態測試結果預估顆粒在供應鏈中的破損風險。
五、案例參考
- 制藥片劑:若脆碎度>1%(USP標準),需優化壓片工藝或包衣配方。
- 催化劑顆粒:單顆粒強度<5MPa可能導致反應器內過早粉化。
- 化肥顆粒:堆積抗壓碎力<50kPa時,倉儲堆高需限制在3米以內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3
22
22
23
19
19
26
25
20
26
23
23
20
27
26
20
19
23
24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