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試驗設計要點
- 動物模型:成年健康豚鼠(通常選用白化品系,如Hartley豚鼠),雌雄各半或單一性別。
- 分組設計:
- 試驗組:受試物+弗氏完全佐劑(FCA,用于增強免疫應答)。
- 對照組:陰性對照(如生理鹽水)、陽性對照(如己基肉桂醛,用于驗證試驗有效性)。
- 劑量選擇:通過預試驗確定“最大耐受劑量”(無全身毒性但可引發刺激的濃度)。
2. 核心檢測項目
(1)誘導階段(致敏階段)
- 皮膚反應評分:
- 紅斑與水腫:按國際標準評分(如Magnusson評分法,0-3分分級); 示例:
- 0分:無反應;
- 1分:輕度紅斑或水腫;
- 3分:重度紅斑伴融合性水腫。
- 觀察頻率:于首次注射后24、48小時記錄局部皮膚反應。
- 紅斑與水腫:按國際標準評分(如Magnusson評分法,0-3分分級); 示例:
(2)激發階段(挑戰階段)
- 二次皮膚反應評估:
- 時間間隔:誘導后14天,于豚鼠未處理側(如對側背部)給予亞刺激劑量受試物。
- 觀察指標:激發后24、48、72小時的紅斑和水腫評分,判斷遲發型超敏反應(DTH)。
(3)致敏率計算
- 判定標準:激發階段中,試驗組動物出現≥1分反應的個體比例。
- 致敏強度分級:根據致敏率分為弱致敏(0-8%)、中度致敏(9-28%)、強致敏(29-64%)、極強致敏(≥65%)。
3. 擴展檢測項目(可選)
- 組織病理學檢查:
- 采樣:取激發部位皮膚樣本,進行HE染色。
- 觀察指標:表皮海綿樣水腫、淋巴細胞浸潤等過敏相關病理變化。
- 免疫學指標檢測:
- 血清IgE/IgG:通過ELISA法檢測抗體水平變化。
- 淋巴細胞增殖試驗:分離脾臟淋巴細胞,測定受試物刺激后的增殖能力(如MTT法)。
4. 結果分析與驗證
- 陰性/陽性對照驗證:陽性對照組應顯示顯著致敏率(如≥60%),陰性對照組應無反應。
- 統計學處理: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比較組間差異,確認受試物致敏性。
5. GPMT的局限性及替代方法
- 局限性:耗時長(約3周)、動物使用量較大,可能低估某些化學物的致敏性(如金屬鹽類)。
- 替代試驗:局部淋巴結試驗(LLNA,OECD 442B),通過檢測淋巴結細胞增殖減少動物數量。
總結
上一篇:補體激活檢測下一篇: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4
12
18
20
13
14
16
13
16
9
10
10
11
12
15
21
15
30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