篩余物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與應用解析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
-
- 粒徑分布:通過不同孔徑的標準篩(如100目、200目等)進行分級篩分,測定各粒級占比,繪制分布曲線。 示例:水泥細度檢測中,45μm篩余量需<12%(GB/T 1345-2005)。
- 堆積密度:結合篩余物質量與體積計算,反映顆粒填充性能。
- 殘留量(篩余率):主篩余物質量占樣品總質量的百分比,公式: 篩余率=篩上物質量樣品總質量×100%篩余率=樣品總質量篩上物質量?×100%
- 顆粒形貌:借助顯微鏡或圖像分析儀觀察殘留顆粒的形狀、破碎程度。
-
- 主成分含量:檢測殘留物中有效成分的占比(如藥品中的活性成分)。
- 雜質類型與含量:分析異物(金屬碎屑、纖維等)、水分、灰分等。 案例:食品添加劑中篩余物若含金屬雜質,可能因生產設備磨損導致。
- pH值檢測:判斷殘留物酸堿性對后續工藝的影響(如陶瓷原料)。
-
- 食品、藥品中的篩余物需檢測菌落總數、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)等,防止污染風險。
-
- 溶解性:評估篩余物在溶劑中的溶解速度(如速溶咖啡顆粒殘留)。
- 流動性:通過休止角測試判斷殘留物對物料流動的影響。
二、檢測方法與標準
-
- 干篩法:適用于干燥、松散樣品(如礦粉、面粉),按GB/T 6003.1-2012操作。
- 濕篩法:針對易結塊或含油脂物質(如奶粉),加水或溶劑輔助篩分(ISO 8130-1)。
-
- 標準檢驗篩(304不銹鋼/黃銅)、振篩機(電磁式/機械式)、電子天平(精度0.001g)。
-
行業 標準示例 核心要求 制藥 《中國藥典》四部通則0982 原料藥過80目篩,篩余物≤1.0% 涂料 ASTM D185-07 顏料篩余物(325目)≤0.5% 食品添加劑 GB 25580-2010 二氧化鈦篩余物(45μm)≤0.1%
三、行業應用與檢測重點
-
- 檢測重點:活性成分均勻性、金屬異物(GMP要求使用磁篩)、微生物限度。
- 案例:片劑顆粒過60目篩,若篩余物超標導致壓片不均,需調整制粒工藝。
-
- 檢測重點:異物(蟲卵、塑料)、水分活度(影響結塊)。
- 示例:奶粉濕篩法檢測(100目),篩余物過高可能因噴霧干燥溫度不當。
-
- 檢測重點:砂石含泥量(過75μm篩)、水泥細度(比表面積與篩余互補)。
- 標準:GB/T 14684-2022建筑用砂規定Ⅰ類砂含泥量≤1.0%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類型 | 原因分析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篩余物超標 | 原料粉碎不充分、篩網破損 | 優化粉碎參數,定期校驗篩網完整性 |
篩分效率低 | 物料靜電吸附或濕度高 | 濕篩法、添加抗靜電劑 |
檢測結果重復性差 | 振篩時間不一致、取樣不均 | 固定振篩時間(如10min),多點取樣 |
五、注意事項
- 篩網校準:新篩網使用前需通過標準樣品(如玻璃珠)驗證孔徑精度。
- 環境控制:濕度>60%時需增加干燥步驟,防止顆粒粘連。
- 數據記錄:記錄篩余物顏色、氣味等異常特征,輔助故障診斷。
上一篇:抗(抑)菌試驗檢測下一篇:熔融溫度、結晶溫度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6
16
16
18
24
26
26
28
36
35
37
37
38
39
40
38
48
47
5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