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裝腳手架檢測要點及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主要檢測項目
1. 結構穩定性檢測
- 主框架檢查:檢查立桿、橫桿、斜撐等主要受力構件是否有彎曲、變形、裂紋或銹蝕。
- 連接節點檢查:確保插銷、卡扣、螺栓等連接部件緊固無松動,無滑脫風險。
- 整體垂直度與水平度:使用水平儀或激光儀測量腳手架的垂直偏差(一般不超過高度的1/200)和平臺水平度。
2. 連接件與緊固件檢查
- 插銷與卡扣:檢查是否齊全、無缺失,是否存在磨損或變形導致鎖緊失效。
- 螺栓與螺母:確認螺紋無損壞,螺母無松動,必要時使用扭矩扳手復核預緊力。
- 焊接點檢測:肉眼觀察焊接部位有無開裂、虛焊,必要時進行超聲波探傷。
3. 承載能力驗證
- 荷載試驗:通過靜態加載測試(如堆放配重塊)驗證腳手架的最大承載能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例如:標準工況下每層荷載≤2kN/m²)。
- 動態穩定性測試:模擬實際施工荷載波動,觀察框架是否出現位移或異常震動。
4. 安全防護裝置檢查
- 護欄與踢腳板:確認作業層外側防護欄桿高度(≥1.2m)及踢腳板(≥180mm)是否齊全。
- 防墜裝置:檢查安全網、防墜器等設施的完整性及安裝牢固性。
- 爬梯與通道:確保上下通道穩固,踏板防滑,間距符合規范(踏板間距≤300mm)。
5. 材料質量檢驗
- 材質證明:核查鋼材的出廠合格證,確保符合國家標準(如Q235B)。
- 防腐處理:檢查鍍鋅層或防銹漆是否完整,無大面積銹蝕(銹蝕深度≤0.18mm)。
- 零部件規格:比對設計圖紙,確認各部件尺寸公差在允許范圍內。
6. 安裝規范性檢查
- 基礎穩固性:地基是否夯實,有無沉降風險;是否使用墊板或調整底座。
- 搭接順序:確認立桿、橫桿、斜撐的安裝順序是否符合說明書要求。
- 特殊部位處理:轉角、洞口等區域的加固措施是否到位。
7. 環境適應性評估
- 抗風能力:檢查連墻件設置間距(一般≤6m×6m)及抗風拉結措施。
- 防雷接地:高層腳手架需測試接地電阻(≤10Ω)。
- 極端天氣應對:評估冰雪、暴雨等惡劣天氣后的結構穩定性。
8. 定期維護檢查
- 使用后檢測:每次拆卸后檢查零部件是否損壞,及時更換變形或失效部件。
- 周期性檢測:每半年或經歷重大荷載后進行全面檢測,記錄存檔。
二、檢測流程與標準
-
- 目視檢查、錘擊聽聲(判斷松動)、儀器測量(水平儀、扭矩扳手)。
- 必要時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專業荷載試驗。
三、常見問題與風險
- 高發缺陷:插銷脫落、橫桿變形、地基下沉、連墻件缺失。
- 事故誘因:超載使用、違規拆除斜撐、未定期維護。
四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8
26
33
28
32
29
28
31
31
34
25
27
28
46
36
33
33
35
33
3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