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錳酸鉀試驗檢測:項目、原理及應用詳解
一、高錳酸鉀試驗的核心檢測項目
-
- 目的:評估水樣中有機物及還原性無機物的污染程度。
- 原理:在酸性條件下,高錳酸鉀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和還原性物質,通過消耗的高錳酸鉀量計算COD值。
- 步驟:
- 取水樣,加入硫酸酸化。
- 加入定量高錳酸鉀標準溶液,加熱煮沸。
- 加入草酸鈉標準溶液反滴定剩余的高錳酸鉀。
- 計算COD(mg/L)。
-
- 目的:測定油脂、聚合物等有機物中雙鍵的含量。
- 原理:高錳酸鉀與雙鍵發生加成反應,通過消耗的高錳酸鉀量計算不飽和度。
- 方法:電位滴定法或比色法,適用于工業油脂質量評估。
-
- 應用:食品中防腐劑(如干果、酒類)的監測。
- 原理:高錳酸鉀氧化SO?生成硫酸,通過碘量法反滴定計算殘留量。
-
- 場景:工業廢水、礦物分析。
- 反應式: 5Fe²? + MnO?? + 8H? → 5Fe³? + Mn²? + 4H?O
- 終點判斷:溶液紫色褪去,轉為淡紅色(Mn²?)。
-
- 步驟:利用高錳酸鉀氧化鈣鎂離子沉淀,通過絡合滴定法計算總硬度。
二、試驗條件的關鍵影響因素
- 酸度控制:酸性條件下(H?SO?),氧化能力最強;中性或堿性條件下反應速率降低。
- 溫度:多數反應需加熱至60~80℃以加速反應,但需避免沸騰導致高錳酸鉀分解。
- 干擾物質:Cl?、NO??等還原性離子需預先掩蔽或排除。
三、實際應用案例
-
- 通過COD測試評估水源受有機物污染程度,指導水廠凈化工藝調整。
-
- 檢測干制果蔬中SO?是否超標(國標限值:≤0.1g/kg)。
-
- 測定電鍍廢水中的Fe²?濃度,確保重金屬達標排放。
-
- 檢測維生素C(還原性物質)含量,如藥片溶解后與高錳酸鉀反應至終點。
四、注意事項與安全規范
-
- 穿戴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接觸皮膚(強腐蝕性)。
- 實驗在通風櫥中進行,防止吸入反應產生的Cl?、SO?等氣體。
-
- 高錳酸鉀溶液需避光保存,使用前標定濃度。
- 草酸鈉標準液需現配現用,避免氧化失效。
-
- 滴定速度需緩慢,接近終點時逐滴加入,避免過量。
- 空白試驗必要,消除試劑雜質干擾。
五、總結
上一篇:鈣(Ca)檢測下一篇: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8
20
17
22
23
20
23
20
19
17
16
17
21
18
18
27
26
27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