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解析
一、LDL-C的檢測方法
-
- 原理:通過化學或免疫化學方法直接分離并測定血液中的LDL-C濃度。
- 適用人群:
- 甘油三酯(TG)水平顯著升高(>400 mg/dL或4.5 mmol/L)時;
- 糖尿病、肥胖或代謝綜合征患者(傳統公式計算可能不準確)。
- 優勢:結果更準確,不受甘油三酯水平波動的影響。
-
- 公式:LDL-C = 總膽固醇(TC) -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 - 甘油三酯(TG)/5 (注:單位需統一為mg/dL;若使用mmol/L,分母為2.2)。
- 局限性:
- TG > 400 mg/dL時誤差較大;
- 未空腹血樣可能影響TG準確性;
- 不適用于極低LDL-C水平(如接受強化降脂治療者)。
-
- 超速離心法(黃金標準,但操作復雜,多用于研究);
- 核磁共振波譜(NMR):可測定LDL顆粒數量(LDL-P),補充LDL-C的不足;
- 載脂蛋白B(ApoB)檢測:反映所有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顆粒總數(包含LDL)。
二、檢測適用人群
- 常規篩查:
- 20歲以上成人每4-6年檢測一次(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);
- 心血管疾病(CVD)高危人群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者)需更頻繁監測。
- 疾病診斷與監測:
- 高膽固醇血癥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(FH);
-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?。ˋSCVD)患者;
- 接受他汀類藥物或其他降脂治療的患者。
- 特殊人群:
- 肥胖或代謝綜合征患者;
- 慢性腎病(CKD)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。
三、檢測流程及注意事項
-
- 空腹要求:通常需禁食9-12小時(僅飲水),以避免甘油三酯水平波動影響計算結果; (注:近年部分指南認為非空腹檢測也可接受,但需結合臨床判斷。)
- 避免干擾因素:急性感染、妊娠、劇烈運動后可能暫時升高血脂,建議擇期檢測。
-
- 靜脈血采集(血清或血漿);
- 檢測項目通常與其他血脂指標(TC、HDL-C、TG)聯合分析(血脂四項/七項)。
四、結果解讀與臨床意義
-
- 理想水平:<100 mg/dL(<2.6 mmol/L);
- 接近理想:100-129 mg/dL(2.6-3.3 mmol/L);
- 邊緣升高:130-159 mg/dL(3.4-4.1 mmol/L);
- 升高:≥160 mg/dL(≥4.1 mmol/L)。
-
- 極高危人群(如ASCVD患者):LDL-C <55 mg/dL(<1.4 mmol/L);
- 高危人群(如糖尿?。篖DL-C <70 mg/dL(<1.8 mmol/L);
- 中低危人群:LDL-C <100-130 mg/dL(根據風險評估)。
-
- 升高提示:動脈粥樣硬化、冠心病、中風風險增加;需排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。
- 降低可能見于:營養不良、肝功能異常、甲狀腺功能亢進或過度藥物治療。
五、檢測的局限性及補充項目
-
- LDL-C僅反映膽固醇含量,無法體現LDL顆粒大小、數量(小而密LDL更具致病性);
- 某些情況下需聯合ApoB或LDL-P檢測以提高風險評估精度。
-
- 脂蛋白(a) [Lp(a)]:獨立心血管風險因子;
- 非HDL-C:包含所有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(VLDL、IDL、LDL)。
六、治療與管理建議
- 生活方式調整:低飽和脂肪飲食、運動、戒煙;
- 藥物治療:他汀類、PCSK9抑制劑、依折麥布等;
- 定期復查:初始治療每3-6個月監測,穩定后每6-12個月復查。
總結
上一篇:絕熱溫升檢測下一篇:二苯并[a,h]蒽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8
24
12
18
20
18
17
16
16
17
20
19
20
19
19
23
19
24
25
2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