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錨桿(索)拉拔力檢測的意義
- 驗證設計承載力:確保實際抗拔力滿足設計要求。
- 評估施工質量:排查注漿缺陷、錨固長度不足等問題。
- 指導工程驗收:為后續(xù)施工或投入使用提供數(shù)據(jù)支撐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
1. 外觀質量檢測
- 檢測內容:
- 錨桿(索)材質、規(guī)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如鋼筋等級、鋼絞線直徑等)。
- 錨固段長度、自由段長度及防腐措施的完整性。
- 注漿體密實度(通過鉆孔取芯或超聲波檢測)。
- 判定標準:依據(jù)《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(guī)范》(GB 50086)等規(guī)范。
2. 基本力學性能試驗
- 檢測內容:
- 材料抗拉強度試驗:通過實驗室拉力試驗驗證鋼材的屈服強度、極限強度。
- 錨具效率系數(shù)測試:評估錨具與鋼絞線的匹配性(需≥95%)。
3. 現(xiàn)場拉拔力試驗
- 檢測方法:
- 驗收試驗:對工程錨桿抽樣檢測,加載至設計荷載的1.1~1.5倍,穩(wěn)壓10分鐘。
- 破壞性試驗:針對試驗錨桿,逐級加載直至破壞,確定極限承載力。
- 關鍵參數(shù):
- 最大試驗荷載:通常為設計值的1.5倍(如永久錨桿)或1.2倍(臨時錨桿)。
- 位移監(jiān)測:記錄加載過程中錨頭的彈性位移與塑性位移,判斷錨固失效模式。
4. 長期性能監(jiān)測
- 檢測內容:
- 預應力損失監(jiān)測:通過傳感器跟蹤鎖定后預應力的變化趨勢。
- 蠕變特性測試:對巖土體蠕變敏感地層,需進行分級加載下的長期位移觀測。
三、檢測流程與技術要求
1. 檢測前準備
- 清理錨桿外露段,安裝反力架與千斤頂,確保加載軸線與錨桿軸線重合。
- 布置位移傳感器(精度0.01mm),連接數(shù)據(jù)采集系統(tǒng)。
2. 加載程序
- 分級加載:每級荷載為設計值的20%,穩(wěn)壓時間為5分鐘(驗收試驗)或15分鐘(破壞試驗)。
- 終止條件:
- 錨頭位移持續(xù)增長且不收斂。
- 荷載無法穩(wěn)定至設定值。
- 達到最大試驗荷載并完成持荷時間。
3. 數(shù)據(jù)處理與判定
- 合格標準:
- 錨頭總位移不超過設計允許值(通常≤5mm)。
- 卸載后殘余位移率≤20%。
- 不合格處理:加密檢測、補打錨桿或采取加固措施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對策
問題類型 | 原因分析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承載力不足 | 注漿不密實、地層松軟 | 補注漿、增加錨固段長度 |
位移超標 | 錨固段巖土體蠕變 | 增設二次注漿或預應力補償裝置 |
預應力損失過快 | 錨具松弛或鋼絞線腐蝕 | 更換錨具、加強防腐措施 |
五、
- GB 50086-2015《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(guī)范》
- JGJ/T 182-2009《錨桿錨固質量無損檢測技術規(guī)程》
- 行業(yè)案例:《深基坑支護錨桿拉拔試驗關鍵技術研究》
上一篇:無線電力傳輸設備檢測下一篇:揚壓力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8
10
10
9
11
9
8
14
10
7
9
9
9
13
13
9
12
15
17
推薦檢測
聯(lián)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