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氰菊酯原藥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有效成分含量測定
-
- 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:適用于高沸點、熱不穩定成分,常用C18色譜柱,流動相為甲醇-水體系,紫外檢測器(波長230 nm)。
- 氣相色譜法(GC):需衍生化處理,配備ECD或FID檢測器。
- 標準依據:GB/T 20695-2006(中國)、CIPAC 方法(國際)。
二、相關雜質分析
-
- 合成中間體(如二氯菊酸)
- 副產物(如異構體、未反應原料)
- 降解產物(如儲存中產生的分解物)
-
- GC-MS/LC-MS:定性定量分析,確認雜質結構。
- 薄層色譜法(TLC):快速篩查雜質種類。
- 限量標準:總雜質≤1.5%(以質量計),單一雜質≤0.5%。
三、理化性質檢測
- 關鍵指標
- 熔點:判定純度,標準值約45~50℃(差示掃描量熱法)。
- 溶解度:水溶性(0.3 mg/L, 25℃)及有機溶劑溶解度(如易溶于丙酮)。
- 穩定性:加速實驗(40℃, 75%濕度下儲存14天)評估分解率。
- 酸度/堿度:pH范圍控制(通常5.0~7.0)。
四、安全性指標
-
- 急性毒性:大鼠經口LD50(約70 mg/kg,劇毒)。
- 皮膚刺激性:家兔皮膚試驗(多數為輕度刺激)。
- 生態毒性:魚類LC50(如虹鱒魚96小時LC50為0.003 mg/L)。
-
- 中國《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》(GB/T 15670)
- OECD化學品測試指南
五、環境行為檢測
-
- 土壤半衰期:DT50約14~30天(需模擬不同pH和有機質條件)。
- 水解穩定性:pH 5~9下水解實驗,評估環境持久性。
- 光解實驗:紫外光照下分解速率測定。
六、其他檢測項目
- 微生物限度 檢測細菌、霉菌總數(≤1000 CFU/g),確保無致病菌污染。
- 重金屬 鉛(≤10 mg/kg)、砷(≤5 mg/kg)等(原子吸收光譜法)。
- 包裝與標識 核對原藥包裝密封性、標簽合規性(如農藥登記證號、毒性標識)。
七、檢測質量控制
- 方法驗證:包括精密度(RSD<5%)、回收率(80~120%)。
- 實驗室資質:優先選擇通過CMA(中國計量認證)或 (ISO 17025)認可的檢測機構。
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5
26
26
24
16
20
17
33
19
21
18
17
20
18
20
24
21
20
16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