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檢測
一、試驗概述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測試頻率范圍
- 典型范圍:80 MHz 至 6 GHz(根據標準和應用領域可能擴展)。
- 汽車電子:擴展至1 GHz至18 GHz(如ISO 11452-2)。
- 特殊場景:針對5G通信設備,可能覆蓋更高頻段(如毫米波頻段)。
2. 場強等級
- 標準等級:1 V/m至30 V/m(典型工業(yè)設備要求)。
- 嚴苛環(huán)境:汽車電子可能要求100 V/m(如ISO 11452-2中部分測試等級)。
- 分級測試:根據設備使用場景選擇不同場強,例如:
- Class A:低干擾環(huán)境(1 V/m)。
- Class B:中等干擾環(huán)境(3 V/m)。
- Class C:高干擾環(huán)境(10 V/m以上)。
3. 調制方式
- 連續(xù)波(CW):未調制的單一頻率信號,用于基礎抗擾度評估。
- 調幅波(AM):1 kHz正弦波調制,調制深度80%,模擬實際通信信號。
- 脈沖調制:用于特定場景(如雷達信號模擬)。
4. 掃描速率與駐留時間
- 頻率掃描:通常以1%步進或更小步長掃描,確保覆蓋全頻段。
- 駐留時間:每個頻點停留時間≥1秒,確保設備充分暴露于干擾場中。
5. 極化方向
- 垂直極化與水平極化:分別測試不同極化方向的電磁場影響。
- 多天線切換:通過雙錐天線、對數周期天線等覆蓋不同頻段。
6. 設備工作狀態(tài)
- 全功能模式:設備在正常工作狀態(tài)下(如通信、數據傳輸、顯示等)進行測試。
- 臨界狀態(tài):針對敏感功能(如低功耗模式、待機模式)額外測試。
三、測試設備與配置
-
- 信號發(fā)生器:覆蓋目標頻段的可調射頻信號源。
- 功率放大器:提升信號強度至所需場強。
- 發(fā)射天線:雙錐天線(80 MHz-1 GHz)、喇叭天線(1 GHz以上)。
- 場強探頭與接收機:實時監(jiān)測并校準場強均勻性。
-
- 屏蔽暗室:確保測試環(huán)境無外界電磁干擾。
- 轉臺與升降裝置:實現EUT多角度、多方位暴露。
- 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:實時記錄設備性能參數(如誤碼率、電壓波動)。
四、測試流程
-
- 校準場強均勻性(在1.5m×1.5m區(qū)域內場強偏差≤3 dB)。
- 布置受試設備(EUT)及關聯(lián)線纜,模擬實際使用狀態(tài)。
-
- 全頻段掃描:按標準要求逐步增加頻率和場強。
- 多極化測試:切換天線極化方向,重復掃描。
- 性能監(jiān)控:持續(xù)記錄EUT的功能表現(如通信中斷、顯示異常等)。
-
- 連續(xù)波(CW)測試:評估設備對穩(wěn)態(tài)干擾的耐受性。
- 調制波(AM)測試:模擬實際通信信號的干擾影響。
五、結果評估與判定
-
- A級:功能正常,無性能下降。
- B級:暫時性功能喪失,干擾消除后自動恢復。
- C級:需人工干預(如重啟)方可恢復。
- D級:硬件損壞或數據丟失,不可恢復。
-
- 設備在規(guī)定的場強和頻率范圍內滿足預設性能等級(如A級或B級)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對策
- 典型失效現象:
- 通信鏈路中斷、顯示屏閃爍、傳感器誤觸發(fā)、控制系統(tǒng)誤動作。
- 改進措施:
- 屏蔽設計:優(yōu)化金屬外殼或增加導電涂層。
- 濾波電路:在電源和信號端口添加EMI濾波器。
- 軟件抗干擾:增加錯誤校驗、冗余指令等容錯機制。
七、應用領域
- 消費電子:手機、智能家居設備(依據IEC 61000-4-3)。
- 汽車電子:車載雷達、中控系統(tǒng)(依據ISO 11452-2)。
- 工業(yè)設備:PLC控制器、醫(yī)療儀器(依據IEC 60601-1-2)。
八、總結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礦用防爆鋰離子蓄電池電源檢測下一篇:煤礦用直流電源變換器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2
16
21
23
24
27
28
20
21
22
23
21
23
18
22
24
20
22
24
25
推薦檢測
聯(lián)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