鉆井液用包被劑兩性離子聚合物的檢測項目分析
一、關鍵檢測項目及方法
1. 物理化學性質檢測
-
- 方法:烘干法(105℃恒重至質量恒定)。
- 標準:參考GB/T 1725《涂料固體含量測定法》。
- 意義:直接影響包被劑加量計算及成本控制。
-
- 方法:配制1%水溶液,室溫下使用pH計測定。
- 標準:GB/T 9724《化學試劑pH值測定通則》。
- 要求:通常需控制在6.5~8.5,避免對鉆井液體系酸堿平衡造成干擾。
-
- 方法:烏氏粘度計法,測定特定溫度下聚合物稀溶液的相對粘度。
- 標準:GB/T 1632.1《塑料 使用毛細管粘度計測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》。
- 意義:反映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鏈伸展性,影響包被性能。
2. 結構表征分析
-
- 目的:確認兩性離子基團(如磺酸基、季銨基)的存在及含量。
- 方法:溴化鉀壓片法,掃描范圍4000~400 cm?¹。
- 判定:特征峰歸屬(如1640 cm?¹處的酰胺鍵,1200 cm?¹處的磺酸基)。
-
- 檢測項:氮(N)、硫(S)含量測定。
- 方法:凱氏定氮法、X射線熒光光譜法。
- 意義:定量分析陽離子(季銨基)和陰離子(磺酸基)基團比例。
3. 功能性能檢測
-
- 方法:滾動回收實驗(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)。
- 步驟:將巖屑與包被劑溶液混合,高溫(如120℃)滾動16小時后篩分,計算回收率。
- 標準:SY/T 6335《鉆井液用頁巖抑制劑評價方法》。
- 判定:回收率≥80%為合格。
- 方法:滾動回收實驗(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)。
-
- 方法:高溫老化實驗(如150℃/16h),測定老化前后粘度保留率。
- 指標:特性粘數保留率≥70%為合格。
-
- 方法:向包被劑溶液中加入NaCl(至飽和濃度),觀察溶液穩定性及粘度變化。
- 判定:無沉淀析出,粘度下降率≤30%。
-
- 檢測項:表觀粘度(AV)、塑性粘度(PV)、動切力(YP)。
- 儀器:六速旋轉粘度計(如FANN 35A)。
- 標準:API RP 13B-1《水基鉆井液測試規范》。
4. 環保與安全性檢測
-
- 方法:發光細菌法(如費氏弧菌發光抑制實驗)。
- 標準:GB/T 15441《水質 急性毒性的測定 發光細菌法》。
- 限值:EC50≥10000 mg/L(低毒級)。
-
- 檢測項:鉛(Pb)、鎘(Cd)、汞(Hg)等。
- 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
- 標準:GB/T 31822《鉆井液材料中有害成分限量》。
二、檢測質量控制要點
-
- 溶液配制需使用去離子水,避免雜質干擾。
- 高溫老化實驗需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誤差(±2℃, ±0.5h)。
-
- 粘度計、pH計等需定期校準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
-
- 每項檢測至少進行3次平行實驗,取平均值。
三、結語
- API Spec 13A《鉆井液材料規范》
- SY/T 5693《鉆井液用兩性離子聚合物包被劑》
- ISO 13500《石油天然氣工業 鉆井液材料規范》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3
12
21
19
20
32
21
17
16
15
18
17
17
19
19
18
20
21
21
2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