鏈條爐用煤檢測項目全解析:保障燃燒效率與環保達標的關鍵
一、基礎特性檢測
-
- 水分(M):包含全水分(Mt)和空氣干燥基水分(Mad)。過高水分會降低燃燒溫度,增加排煙熱損失。
- 灰分(A):煤燃燒后的不可燃殘渣。灰分高會降低發熱量,增加排渣量,并可能引發爐膛結焦。
- 揮發分(V):煤在高溫下釋放的可燃氣體。揮發分過低會導致點火困難,過高則可能引發爆燃風險。
- 固定碳(FC):煤中固態碳含量,決定持續燃燒能力與殘渣特性。
-
- 碳(C)、氫(H):主要發熱元素,碳含量決定熱值,氫燃燒生成水蒸氣。
- 硫(S):燃燒后生成SO?,是酸雨的主要成因,需嚴格控制(通常要求≤1%)。
- 氮(N)、氧(O):影響燃燒過程及NOx生成。
二、燃燒性能檢測
-
- 高位發熱量(Qgr)與低位發熱量(Qnet):衡量煤的能量輸出,直接決定鍋爐熱效率。鏈條爐用煤一般要求Qnet≥20 MJ/kg。
-
- 測定變形溫度(DT)、軟化溫度(ST)、半球溫度(HT)和流動溫度(FT)。灰熔點低于1300℃易導致爐排結渣,影響通風和燃燒穩定性。
-
- 反映煤的粉碎難易程度,HGI值低會增加磨煤電耗,影響煤粉均勻性。
三、物理與環保指標
-
- 最佳粒徑范圍為6-25mm。粒度過細則易被煙氣帶走,過粗可能導致燃燒不完全。
-
- 氯(Cl)、氟(F):加劇設備腐蝕,需控制Cl≤0.3%。
- 汞(Hg)、砷(As):有毒重金屬,影響大氣污染控制。
-
- 著火點(Tign):評估煤的著火難易程度,鏈條爐適宜使用低著火點煤種(通常<400℃)。
- 燃盡率:通過熱重分析(TGA)測定殘炭量,優化配風與停留時間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方法
-
- 工業分析:GB/T 212-2008
- 全硫測定:GB/T 214-2007
- 發熱量測定:GB/T 213-2008
- 灰熔融性:GB/T 219-2008
五、檢測結果應用與優化建議
- 配煤策略:通過摻燒不同煤種調節揮發分、硫分及灰熔點。
- 燃燒參數調整:根據煤質特性優化爐排速度、風量配比及二次風溫度。
- 環保控制:高硫煤需配套脫硫裝置,高灰煤需強化除塵效率。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3
16
17
16
20
21
18
23
19
24
22
17
23
19
24
22
29
30
2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