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砂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物理性能檢測
-
- 檢測目的:確定砂的粒徑分布,影響混凝土和易性與強度。
- 檢測方法:篩分法(依據GB/T 14684-2022),通過標準篩(如4.75mm、2.36mm等)篩分砂樣,計算各篩余百分比。
- 標準要求:細度模數(MX)區分粗砂(3.7
3.1)、中砂(3.02.3)、細砂(2.2~1.6)。
-
- 含泥量:粒徑<0.075mm的顆粒占比(水洗法檢測),標準要求Ⅰ類砂≤1.0%,Ⅱ類≤3.0%。
- 泥塊含量:粒徑>1.18mm,經水捏碎后<0.6mm的顆粒占比,Ⅰ類砂≤0%,Ⅱ類≤1.0%。
-
- 表觀密度:砂顆粒單位體積質量(標準值≥2500kg/m³)。
- 堆積密度:自然堆積狀態下單位體積質量(影響混凝土配比設計)。
-
- 檢測砂中水分含量,直接影響混凝土水灰比控制,通常要求≤6%。
二、化學性能檢測
-
- 危害:氯離子引發鋼筋銹蝕,降低結構壽命。
- 檢測方法:硝酸銀滴定法(GB/T 14684-2022),Ⅰ類砂≤0.01%,Ⅱ類≤0.02%。
-
- 以SO?質量計,過量導致混凝土膨脹開裂,標準要求≤0.5%。
-
- 比色法檢測,若溶液顏色深于標準色,需進一步測試對強度的負面影響。
三、有害物質及功能性檢測
-
- 云母:影響砂漿粘結力,含量限值≤2%(Ⅰ類砂)。
- 輕物質(密度<2000kg/m³):如煤渣,含量需≤1%。
-
- 評估砂中活性二氧化硅與混凝土堿骨料反應的潛在風險,通過巖相法或快速砂漿棒法判定。
-
- 檢測砂中鐳-226、釷-232、鉀-40的活度,確保符合GB 6566-2010的建筑物放射性安全標準。
四、檢測意義與標準依據
- 核心標準:GB/T 14684-2022《建設用砂》規范檢測方法與限值。
- 工程應用:通過系統檢測避免砂料導致的強度不足、開裂、腐蝕等問題,延長工程壽命。
- 質量控制:分檔管理(Ⅰ類用于高強混凝土,Ⅱ類用于普通建筑)提升材料使用效率。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鉆井液膨脹試驗用膨潤土檢測下一篇:擠壓破碎型過硫酸銨膠囊破膠劑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8
22
18
21
19
17
22
24
29
26
23
21
19
15
18
24
22
22
25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