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田用封隔器檢測技術規范與核心檢測項目
一、封隔器檢測的必要性
- 井噴、漏失等安全事故
- 層間串擾影響采收率
- 工具卡阻導致修井成本增加
- 環境污染風險上升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規范
1. 外觀與幾何尺寸檢測
- 檢測內容:
- 表面缺陷:裂紋、變形、銹蝕(目視+磁粉探傷)
- 關鍵尺寸:膠筒直徑公差(±0.1mm)、金屬部件形位公差
- 螺紋完整性(通止規檢測)
- 標準依據:API 11D1、SY/T 5106
2. 密封性能實驗室測試
- 雙向承壓測試:
- 正向壓力:模擬坐封后環空壓力(最高達105MPa)
- 反向壓力:驗證解封后的密封可靠性
- 保壓時間≥30分鐘,壓降≤5%為合格
- 介質兼容性:
- 在含H?S、CO?等腐蝕性介質中測試膠筒膨脹率
- 高溫高壓(HTHP)條件下的密封衰減測試
3. 材料性能分析
- 金屬部件:
- 硬度測試(HRC 22-28為常用范圍)
- 金相組織分析(防止熱處理缺陷)
- 抗硫化物應力開裂(SSC)試驗(NACE TM0177)
- 橡膠膠筒:
- 邵氏硬度(70-90 Shore A)
- 拉伸強度(≥17MPa)
- 壓縮永久變形率(≤30%)
4. 動態模擬測試
- 坐封/解封循環試驗:
- 模擬井下溫度(最高204℃)、壓力條件
- 連續完成≥5次完整坐封-解封循環
- 記錄每次坐封力變化(液壓/機械式差異)
- 疲勞壽命測試:
- 振動頻率10-50Hz,持續72小時
- 監測密封組件結構完整性
5. 耐溫耐壓綜合測試
- 溫度梯度測試:
- 低溫工況(-40℃)下的膠筒脆化風險
- 高溫工況(根據井深選擇150-230℃)
- 溫度循環沖擊試驗(ΔT≥100℃/h)
- 極限壓力測試:
- 達到額定壓力的1.5倍(如105MPa×1.5=157.5MPa)
- 保壓10分鐘無泄漏
6. 化學腐蝕評估
- 電化學測試:
- 極化曲線法測定點蝕電位
- 應力腐蝕開裂(SCC)敏感性評估
- 現場工況模擬:
- 在模擬地層水(礦化度30萬ppm)中浸泡30天
- 測量金屬失重率(≤0.1mm/a為合格)
三、檢測技術發展前沿
- 數字孿生技術:建立封隔器三維模型,模擬井下復雜載荷
- 光纖傳感監測:實時采集坐封壓力、溫度分布數據
- AI缺陷識別:通過機器學習自動判定X射線檢測圖像中的微裂紋
四、檢測規程優化建議
- 周期管理:
- 新工具入井前100%全項檢測
- 修復工具檢測頻率提高至200%
- 數據追溯:
- 建立檢測數據庫,關聯批次號與現場使用記錄
- 人員認證:
- 檢測人員需持有API Q2或ISO 9712認證
五、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0
19
21
16
22
16
18
20
20
21
20
20
24
30
16
16
17
24
22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