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假睫毛核心檢測項目
1. 物理性能檢測
- 長度與密度:精確測量單根假睫毛的長度是否符合標稱值(如8mm、10mm、12mm等),單位面積內的睫毛密度是否均勻,避免出現斷裂或稀疏問題。
- 彎曲度與彈性:通過專業儀器測試睫毛的弧度保持能力及回彈性,確保其能夠貼合眼型且不易變形。
- 材質鑒別:分析纖維材質(如PBT纖維、人造毛發、天然毛發等),通過燃燒試驗或紅外光譜法驗證是否與宣傳一致。
2. 化學成分檢測
- 甲醛與揮發性有機物(VOCs):根據歐盟REACH法規和GB/T 2912.1標準,檢測膠水或纖維中甲醛含量(限值≤75 mg/kg)。
- 重金屬殘留:鉛、汞、砷、鎘等重金屬檢測需符合美國FDA或中國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》,防止長期接觸導致中毒。
- 致敏物質篩查:檢測是否含有苯甲醇、苯氧乙醇等潛在致敏成分,保障敏感人群使用安全。
3. 衛生與微生物安全
- 菌落總數及致病菌:按照ISO 22716標準,檢測每克產品的細菌總數(限值≤1000 CFU/g)及是否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綠膿桿菌等致病菌。
- 霉菌與酵母菌:濕熱環境條件下需確保無霉菌滋生風險,防止引發眼部感染。
4. 安全性能測試
- 阻燃性測試:針對出口歐美市場的產品,需通過垂直燃燒試驗(如16 CFR Part 1610),避免睫毛因接觸火源時快速燃燒。
- 邊緣銳利度:檢查睫毛根部是否經過鈍化處理,防止佩戴時劃傷眼瞼。
5. 耐用性評估
- 抗拉力測試:模擬使用場景,測試單根睫毛在承受20-50g拉力時的斷裂強度。
- 耐水/耐油性:浸泡于模擬汗液或卸妝油中24小時后,觀察膠水粘性是否下降或纖維是否溶解。
6. 包裝與標簽合規性
- 包裝密封性:確保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污染。
- 標簽信息:需明確標注材質、生產日期、有效期、成分表及符合的安全標準(如CE、FDA認證)。
7. 功能性測試
- 佩戴舒適度:通過真人試用評估睫毛重量、貼合度及異物感。
- 視覺效果驗證:對比自然睫毛與假睫毛的翹度、顏色一致性(如黑色、棕色是否無色差)。
二、檢測依據的國際與國內標準
- 國際標準:
- ISO 22716(化妝品良好生產規范)
- EU Regulation 1223/2009(歐盟化妝品法規)
- ASTM F2923(假睫毛安全規范)
- 國內標準:
- GB/T 38015-2019(發制品安全性要求)
- QB/T 4364-2012(發用纖維絲行業標準)
三、質量控制流程建議
- 原材料入廠檢驗:對纖維、膠水、染色劑進行批次抽檢,優先選擇符合OEKO-TEX®認證的環保材料。
- 生產過程監控:在植毛、定型、包裝環節設置關鍵控制點(如膠水固化溫度、紫外線消毒時間)。
- 成品出廠前檢測:每批次隨機抽取5%~10%樣品進行全項目檢測,重點排查化學殘留和微生物污染。
- 第三方機構復檢:定期委托SGS、Intertek等權威機構進行合規性驗證,獲取檢測報告以應對市場監管。
四、常見質量問題及改進方向
- 問題1:膠水粘性不足 方案:優化膠水配比,添加醫用級丙烯酸酯提高持久性。
- 問題2:纖維易脫落 方案:采用高溫融合技術替代傳統手工粘貼工藝。
- 問題3:染色牢度差 方案:使用酸性染料并增加固色工序,避免遇水褪色。
五、選擇檢測機構的注意事項
- 確認機構是否具備 (中國合格評定認可委員會)或CMA(檢驗檢測機構資質)認證。
- 優先選擇具備假睫毛細分領域檢測經驗的實驗室,確保熟悉行業特殊要求。
- 關注檢測周期與成本,常規檢測項目應在3-7個工作日內完成。
六、結語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2
14
17
13
19
13
17
13
14
14
17
19
17
18
20
22
24
24
21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