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合物基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材料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物理性能檢測
1. 密度與孔隙率
- 檢測方法:阿基米德排水法(ASTM D792)、氣體置換法(ASTM D3800)。
- 意義:密度影響材料輕量化設計;孔隙率過高會降低力學性能和耐久性。
2. 纖維含量與分布
- 檢測方法:酸解法(ASTM D3171)、熱解重量分析(TGA)。
- 標準:ASTM D2584(玻璃纖維含量)、ISO 14127(碳纖維含量)。
- 意義:纖維含量直接影響材料強度,分布均勻性決定各向異性表現。
二、力學性能檢測
1. 拉伸性能
- 檢測方法:萬能材料試驗機(ASTM D3039)。
- 關鍵參數:拉伸強度、彈性模量、斷裂伸長率。
- 應用:評估材料在軸向載荷下的承載能力。
2. 彎曲性能
- 檢測方法:三點彎曲試驗(ASTM D7264)。
- 意義:反映材料抗彎剛度和層間結合強度。
3. 壓縮性能
- 檢測方法:ASTM D6641(復合壓縮試驗)。
- 重點:檢測纖維屈曲和基體支撐能力。
4. 層間剪切強度(ILSS)
- 檢測方法:短梁剪切試驗(ASTM D2344)。
- 意義:評價纖維與基體界面結合質量。
5. 沖擊韌性
- 檢測方法:擺錘沖擊試驗(ISO 179)、落錘沖擊(ASTM D7136)。
- 應用:評估材料在動態載荷下的抗沖擊能力。
三、熱性能檢測
1. 玻璃化轉變溫度(Tg)
- 檢測方法:動態熱機械分析(DMA,ASTM D7028)、差示掃描量熱法(DSC)。
- 意義:反映材料耐熱性及高溫下性能穩定性。
2. 熱膨脹系數(CTE)
- 檢測方法:熱機械分析(TMA,ASTM E831)。
- 應用:指導復合材料與異質材料的熱匹配設計。
3. 熱導率
- 檢測方法:激光閃射法(ASTM E1461)。
- 適用場景:散熱要求高的電子器件或航空航天部件。
四、化學與環境耐久性檢測
1. 耐化學腐蝕性
- 檢測方法:浸泡試驗(ASTM D543)、質量變化率測試。
- 常見介質:酸、堿、鹽溶液、有機溶劑。
2. 濕熱老化
- 檢測方法:恒溫恒濕箱加速老化(ASTM D5229)。
- 評估指標:力學性能保留率、界面脫粘現象。
3. 紫外線老化
- 檢測方法:氙燈老化試驗(ASTM G155)。
- 意義:模擬戶外環境對材料顏色、表面性能的影響。
五、界面性能檢測
1. 纖維/基體界面結合強度
- 檢測方法:微脫粘試驗(Microdebonding)、單纖維斷裂試驗。
- 儀器:微力試驗機搭配光學顯微鏡。
2. 表面處理效果
- 檢測手段:掃描電鏡(SEM)、X射線光電子能譜(XPS)。
- 目的:分析纖維表面改性處理(如等離子體處理)的效果。
六、無損檢測(NDT)技術
1. 超聲波檢測(UT)
- 應用:檢測內部孔隙、分層缺陷(ASTM E2580)。
- 設備:脈沖反射式超聲探頭,C掃描成像。
2. X射線檢測
- 標準:ASTM E2737。
- 優勢:可視化內部裂紋、異物夾雜。
3. 紅外熱成像
- 原理:利用熱激勵檢測表面下缺陷(如脫粘、空洞)。
4. 聲發射監測(AE)
- 應用:實時監測材料在載荷下的損傷演化過程。
七、其他專項檢測
1. 阻燃性能
- 檢測方法:垂直燃燒試驗(UL94)、極限氧指數(LOI,ASTM D2863)。
- 應用領域:交通運輸、建筑防火材料。
2. 電性能
- 檢測項目:體積/表面電阻率(IEC 62631)、介電強度(ASTM D149)。
- 適用場景:電子封裝、絕緣材料。
- ASTM International, ISO Standards, GB/T 國家復合材料檢測標準
- 《復合材料測試與評價》(科學出版社)
- 《Polymer Composites: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》(Wiley出版社)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