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劃痕性檢測:關鍵檢測項目與技術解析
一、耐劃痕性檢測的關鍵項目
-
- 測試目的:確定材料表面抵抗壓痕或劃痕的初始硬度。
- 常用方法:
- 鉛筆硬度法(ASTM D3363):使用不同硬度的鉛筆(9B至9H)以固定角度(45°)在材料表面劃動,判定不產生永久劃痕的最高硬度等級。
- 邵氏硬度法(ISO 868):適用于軟性材料(如橡膠、硅膠)。
- 工具:鉛筆硬度計、邵氏硬度計。
-
- 測試目的:通過光學儀器或視覺檢查,量化劃痕的明顯程度。
- 方法:
- 目視評級(ISO 4586-2):在標準光照條件下(如D65光源),由觀察者根據劃痕長度、寬度、反射率變化進行評級(0級無劃痕至5級嚴重劃痕)。
- 光學輪廓儀:通過3D形貌分析,測量劃痕的深度、寬度及邊緣形貌。
-
- 測試目的:評估涂層或鍍層在劃傷后是否發生剝落。
- 方法:
- 十字劃格法(ASTM D3359):用劃格刀在涂層表面形成網格劃痕,粘貼膠帶后剝離,觀察脫落面積。
- 劃痕試驗機:通過漸進式加載的劃針(如Rockwell金剛石壓頭)劃動,記錄涂層破裂的臨界載荷(Lc值)。
-
- 測試目的:模擬實際使用中反復摩擦或沖擊劃痕的影響。
- 方法:
- 往復式劃痕測試(ISO 1518-1):劃針以固定載荷(1
20N)和速度(10100mm/s)在樣品表面多次劃動,檢測劃痕擴展趨勢。 - 落砂試驗(ASTM D968):通過砂粒自由落體沖擊表面,評估抗磨蝕能力。
- 往復式劃痕測試(ISO 1518-1):劃針以固定載荷(1
-
- 測試目的:驗證材料在高低溫、濕度、腐蝕性環境下的抗劃性能。
- 方法:
- 溫濕度循環測試:將樣品置于高低溫交變箱(如-40℃~85℃)或高濕環境(85% RH)后,立即進行劃痕測試。
- 化學介質浸泡:將材料浸入酸、堿、溶劑等液體中,干燥后檢測表面耐劃性變化。
二、檢測設備與標準選擇
-
- 劃痕試驗機:可精確控制載荷、速度、劃針類型(如球形、圓錐形)。
- 光學顯微鏡/電子顯微鏡:用于微觀形貌分析。
- 光澤度計/色差儀:量化劃痕導致的光澤度損失(ΔGloss)或顏色變化(ΔE)。
-
- ASTM/ISO系列:如ASTM D7027(塑料劃痕測試)、ISO 12137(涂料抗劃性)。
- 行業定制標準:如汽車工業的PV 3952(大眾)、GMN 3943(通用)等。
三、結果分析與應用
-
- 定量指標:臨界載荷(Lc值)、劃痕深度(μm)、光澤度損失率(%)。
- 定性評級:根據目視或光學分析劃分為“優秀”“合格”“不合格”。
-
- 功能性失效:如屏幕劃痕導致觸控失靈。
- 美學失效:劃痕可見度超過客戶容忍閾值。
-
- 手機屏幕玻璃:通過莫氏硬度測試(6~7級)和落砂試驗確??谷粘9尾痢?/li>
- 汽車清漆涂層:結合十字劃格法和動態劃痕測試,驗證其在洗車刷、砂石沖擊下的耐久性。
四、行業趨勢與挑戰
- 高精度需求:柔性屏、納米涂層等新材料要求檢測設備分辨率達亞微米級。
- 多因素耦合測試:溫度、濕度、機械載荷的同步模擬成為研發階段的重點。
- 智能化評估:AI圖像識別技術加速劃痕分類與缺陷分析效率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6
5
10
15
15
14
16
19
17
16
19
17
16
12
14
13
16
18
14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