膠凝材料、礦物摻合料與水泥用量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膠凝材料檢測項目
-
- 細度:通過比表面積法(GB/T 8074-2008)或篩析法測定,影響水化速率和強度發展。
- 凝結時間:采用維卡儀(GB/T 1346-2011)測定初凝和終凝時間,確保施工可操作性。
- 安定性:沸煮法(GB/T 1346-2011)檢測游離氧化鈣導致的體積膨脹風險。
- 強度:膠砂試件抗壓/抗折強度測試(GB/T 17671-1999),評估28天齡期強度。
-
- 氧化物含量: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SiO?、Al?O?等組分,驗證材料純度。
- 氯離子含量:硝酸銀滴定法(GB/T 176-2017),防止鋼筋銹蝕。
- 堿含量:火焰光度法(GB/T 176-2017),控制堿-骨料反應風險。
二、礦物摻合料檢測項目
-
- 細度:45μm篩余量(≤12%為Ⅰ級)。
- 燒失量:高溫灼燒法(≤5%),反映含碳量對需水量的影響。
- 需水量比:對比基準水泥與摻粉煤灰砂漿的流動性,≤95%為優。
- 活性指數:7天及28天強度比(≥70%和≥90%)。
-
- 比表面積:勃氏法(≥400m²/kg),影響反應活性。
- 活性指數:7天(≥75%)和28天(≥95%)強度比。
- 流動度比:≥95%保證工作性。
-
- SiO?含量:≥85%(化學分析法)。
- 比表面積:氮吸附法(≥15,000m²/kg)。
- 火山灰活性:石灰吸收值≥200mmol/kg。
三、水泥用量檢測項目
-
- 氯離子總量:離子色譜法(JGJ 55-2011),限值≤0.10%(潮濕環境)。
- 膠凝材料比例:通過灼燒法測定摻合料占比,確?;钚越M分合理性。
-
- 抗壓強度:標準養護試塊測試(GB/T 50081-2019),對比設計強度等級。
- 長期耐久性:抗滲性(GB/T 50082-2009)、抗凍性(快凍法)等。
-
- 紅外光譜法:定性分析水泥與摻合料的比例。
- XRD/XRF:半定量測定材料組成,輔助配合比復核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質量控制
- 標準依據:嚴格遵循GB、JGJ、ISO等標準,確保檢測結果可比性。
- 質量控制:定期校準設備、進行實驗室間比對,減少人為誤差。
- 數據關聯:結合材料檢測結果與混凝土性能,優化配合比設計。
五、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8
16
16
22
15
18
20
23
21
18
17
16
13
16
15
21
22
17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