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吸水性能核心檢測項目
1. 吸水率(Water Absorption Rate)
- 定義:材料在一定時間內吸收的水分重量與其干燥狀態下的重量比值,通常以百分比表示。
- 測試方法:
- 浸水法:將干燥樣品浸入水中至飽和狀態,取出后稱重。
- 滴水法:在材料表面滴加定量水滴,測量完全吸收所需時間及增重。
- 公式:吸水率(%)= [(吸水后重量 - 干燥重量)/干燥重量] × 100%。
- 適用標準:ASTM D570(塑料)、ISO 9073-6(紡織品)。
2. 吸水速度(Water Absorption Speed)
- 定義:材料從接觸液體到完全吸收所需的時間,反映材料的毛細效應或擴散能力。
- 測試方法:
- 垂直芯吸法:將樣品垂直懸掛,下端浸入水中,測量液體上升高度隨時間的變化(常用于紡織品)。
- 水平擴散法:記錄液體在材料表面橫向擴散的面積或直徑(適用于衛生巾、醫用敷料)。
- 儀器:芯吸高度測試儀、高速攝像記錄儀。
- 標準示例:ISO 9073-6(無紡布芯吸性能)。
3. 保水率(Water Retention Capacity)
- 定義:材料吸水后在離心或加壓條件下保留水分的能力,反映材料的鎖水性能。
- 測試方法:
- 離心法:將吸水后的樣品置于離心機中,以設定轉速去除游離水分,計算保留水量。
- 壓力法:施加標準壓力(如4.9 kPa)后測量剩余水分。
- 適用場景:尿不濕、衛生巾、醫用吸水棉。
- 標準參考:GB/T 24218.6(紡織品保水性測試)。
4. 重復吸水能力(Cyclic Absorption Capacity)
- 定義:材料多次吸水-干燥循環后仍能保持的吸水性能,評估材料的耐久性。
- 測試步驟:將樣品依次浸水吸水、干燥(如烘干或風干),循環多次后測試其吸水率衰減情況。
- 應用領域:可重復使用的清潔抹布、吸汗運動服等。
5. 吸水量與厚度的關系
- 定義:單位厚度材料(如1 mm)的最大吸水量,用于優化材料結構設計。
- 測試方法:測量不同厚度的樣品吸水率,建立厚度-吸水量曲線。
二、特殊場景下的針對性檢測
1. 醫療領域(如醫用敷料、止血材料)
- 凝血性能:吸血后是否促進凝血(ASTM F756)。
- 液體擴散均勻性:避免液體局部積聚導致感染風險。
2. 建筑材料(如混凝土、石膏板)
- 吸水率與抗壓強度關系:吸水后材料的力學性能變化(GB/T 17669)。
- 抗滲性:高壓水滲透測試(如GB/T 50082)。
3. 衛生用品(如衛生巾、紙尿褲)
- 回滲量測試:吸收液體后是否反滲至表面(ISO 12625)。
- 吸收層分布均勻性:斷層掃描(CT)或染色法觀測液體分布。
三、檢測關鍵影響因素
- 環境條件:溫度、濕度可能影響材料孔隙率及液體黏度。
- 預處理方式:樣品是否需要烘干、滅菌或預濕潤。
- 液體性質:純水、生理鹽水、合成血液等不同液體的吸收差異(如醫用標準常使用0.9% NaCl溶液)。
四、檢測儀器與標準
- 常用設備:電子天平(精度0.001 g)、恒溫恒濕箱、離心機、芯吸測試儀。
- 國際標準:
- ASTM(美國材料試驗協會):D1117(紡織品)、F1816(醫用敷料)。
- ISO(國際標準化組織):9073系列(無紡布)、12625(衛生紙制品)。
- GB(中國國標):如GB/T 4744(紡織品抗滲水性)。
五、檢測報告內容示例
- 樣品基本信息(材質、厚度、批次)。
- 測試條件(溫度、液體類型、測試方法)。
- 數據圖表(吸水率曲線、芯吸高度-時間圖)。
- 與行業標準或客戶要求的符合性。
六、應用實例
- 案例1:一次性衛生巾吸水速度需≤5秒(GB/T 28004),保水率需≥80%。
- 案例2:醫用紗布吸血后需在30秒內完全滲透,且離心后保水率不低于60%。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界面砂漿的拉伸粘結強度檢測下一篇:用于覆蓋鋁、銅、鋼材時的腐蝕性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6
11
12
11
14
14
17
19
19
22
18
14
17
21
19
18
18
17
21
25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