鋁、銅、鋼材的腐蝕性檢測項目指南
一、通用檢測項目
1. 外觀形貌分析
- 目的:觀察表面腐蝕痕跡(如點蝕、裂紋、變色等)。
- 方法:
- 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(SEM)觀察微觀結構。
- 宏觀攝像記錄腐蝕區域分布。
2. 重量變化測量
- 目的:通過質量損失或增益定量評估腐蝕速率。
- 方法:腐蝕前后稱重,計算單位面積的重量變化(g/m²·h)。
3. 電化學測試
- 目的:分析腐蝕動力學及機理。
- 方法:
- 極化曲線法:測定腐蝕電流密度(Icorr)、極化電阻(Rp)。
- 電化學阻抗譜(EIS):評估鈍化膜穩定性及電荷轉移過程。
4. 鹽霧試驗(中性/酸性)
- 目的:模擬海洋或含氯環境加速腐蝕。
- 方法:按ASTM B117或ISO 9227標準進行測試,記錄腐蝕起始時間及擴展速率。
二、針對材料的專項檢測項目
(一)鋁及鋁合金
-
- 適用標準:ASTM G67(硝酸銨試驗)。
- 方法:浸泡試樣于硝酸銨溶液,測定質量損失率并觀察晶界腐蝕深度。
-
- 方法:循環極化法測定點蝕擊穿電位(Eb)和保護電位(Eprot)。
-
- 適用標準:ASTM G47(恒載荷或U型彎折試樣)。
(二)銅及銅合金
-
- 方法:X射線光電子能譜(XPS)分析氧化層成分(如CuO、Cu?O比例)。
-
- 適用標準:ISO 6509。
- 方法:浸入含氯化銅的鹽酸溶液,測定脫鋅層深度。
-
- 目的:評估銅與其他金屬接觸時的電偶效應。
- 方法:零電阻電流表(ZRA)測量電偶電流。
(三)鋼材
-
- 方法:X射線衍射(XRD)或拉曼光譜鑒定FeO、Fe?O?、Fe?O?等產物。
-
- 適用標準:ASTM F519(慢應變速率拉伸試驗)。
-
- 方法:金相切片結合顯微硬度計測定最大點蝕深度。
三、環境模擬與加速試驗
-
- 條件:溫度40-60℃,濕度85-98%,循環周期7-30天。
-
- 方法:SO?/H?S氣體加速腐蝕(ASTM G87)。
-
- 適用材料:耐熱鋼、鋁合金。
- 方法:恒溫箱中高溫暴露,監測氧化增重曲線。
四、關鍵輔助檢測技術
-
- 掃描電鏡(SEM)觀察腐蝕裂紋擴展路徑。
- 能譜分析(EDS)測定腐蝕產物元素分布。
-
- 拉伸/彎曲試驗測試腐蝕后強度保留率。
- 沖擊韌性對比(腐蝕前后)。
-
- 接觸式輪廓儀量化腐蝕導致的表面劣化。
五、檢測標準與規范
材料 | 常用標準 | 適用范圍 |
---|---|---|
鋁 | ASTM G34, ISO 11845 | 剝蝕、應力腐蝕 |
銅 | ASTM B154, ISO 6957 | 氨蒸氣腐蝕、脫鋅 |
鋼 | ASTM A262, NACE TM0177 | 晶間腐蝕、硫化物開裂 |
六、數據分析與報告要點
- 量化腐蝕速率(mm/year)并對比行業閾值。
- 明確腐蝕類型(均勻腐蝕/局部腐蝕)。
- 提出防護建議(如涂層優化、合金成分調整)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9
5
8
10
11
10
12
10
10
13
14
13
15
16
17
19
19
22
18
1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