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寸及偏差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引言
一、基本尺寸檢測
- 傳統工具:游標卡尺、千分尺、塞規等,適用于單件或小批量檢測。
- 自動化設備:三坐標測量機(CMM)用于復雜幾何體和批量檢測,精度可達微米級。 標準參考:ISO 2768(一般公差)、GB/T 1804(未注公差標準)。
二、幾何公差檢測
- 平面度:利用光學平板與干涉法,通過觀察干涉條紋判斷偏差。
- 圓度/圓柱度:圓度儀或CMM采集多點數據,計算與理想圓的偏離。 工具設備:激光掃描儀、千分表、精密平板。 標準參考:ISO 1101(幾何公差規范)。
三、位置公差檢測
- 平行度/垂直度:使用高度規配合指示表,或CMM測量多平面相對角度。
- 同軸度:投影儀或激光對準儀檢測軸類零件的中心對齊。 關鍵工具:光學投影儀、激光跟蹤儀。 標準參考:ASME Y14.5(GD&T標準)。
四、表面粗糙度檢測
- 接觸式:觸針式粗糙度儀直接劃擦表面,生成輪廓曲線。
- 非接觸式:白光干涉儀或共聚焦顯微鏡,適用精密光學元件。 標準參考:ISO 4287(表面紋理參數)。
五、角度檢測
- 機械式:角度尺、正弦規配合量塊計算角度。
- 數字化:萬能工具顯微鏡或3D掃描儀建模分析。 應用場景:刀具刃角檢測影響切削效率與壽命。
六、螺紋及特殊結構檢測
- 螺紋規:通止規快速判定螺紋合格性。
- 三針法:精密測量螺紋中徑,適用于高精度需求。 標準參考:ISO 68(公制螺紋標準)。
七、綜合形位公差檢測
- CMM編程:自動匹配設計模型,生成偏差色譜圖。
- 3D掃描:逆向工程比對實際零件與CAD模型的整體偏差。 工具設備:便攜式激光掃描儀、工業CT(用于內部結構)。
檢測注意事項
- 環境控制:溫度(20℃±1)、濕度(≤60%),避免熱膨脹誤差。
- 操作規范:定期校準設備,遵循測量鏈最短原則減少累積誤差。
- 數據管理:采用SPC統計過程控制,實時監控生產波動。
上一篇:表面耐龜裂性能檢測下一篇:幅面尺寸、尺寸偏差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6
11
14
13
15
11
12
15
20
17
22
17
17
19
18
27
22
19
25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