規格尺寸與允差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引言
一、檢測項目分類與說明
1. 尺寸公差檢測
- 長度/寬度/高度:測量工件的線性尺寸,如軸長、孔徑深度。工具包括卡尺、千分尺、激光測距儀。
- 直徑:分外徑(卡尺、環規)和內徑(內徑千分尺、塞規)。
- 厚度:針對板材或涂層,采用超聲波測厚儀或數顯千分尺。
- 角度:使用角度規、投影儀或三坐標測量機(CMM)檢測斜面或錐度。
2. 形狀公差檢測
- 直線度:檢測軸線的彎曲程度,常用直尺配合塞尺或激光準直儀。
- 平面度:通過平臺與指示表或光學平晶觀察干涉條紋。
- 圓度/圓柱度:圓度儀或CMM評估橫截面圓形偏差;圓柱度涵蓋整體徑向與軸向變形。
- 輪廓度:對比實際輪廓與CAD模型,多用輪廓投影儀或3D掃描。
3. 位置公差檢測
- 平行度/垂直度:用高度規與指示表測兩平面關系,或CMM計算平面法向量夾角。
- 同軸度/同心度:同軸度關注軸線對齊(如CMM分析基準軸偏差),同心度指圓心重合度(投影儀測量)。
- 位置度:評估孔、槽等特征的實際位置與理論值的偏差,依賴CMM或專用檢具。
- 跳動(徑向/端面):將工件旋轉,用百分表測量固定探針的位移量,反映綜合形狀與位置誤差。
4. 表面特征檢測
- 粗糙度:觸針式粗糙度儀或光學干涉儀測量微觀不平度參數(Ra、Rz)。
- 波紋度:評估介于粗糙度與形狀誤差之間的周期性表面特征。
- 螺紋參數:螺紋塞規/環規檢測中徑、螺距;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精度。
二、檢測方法與設備
- 接觸式測量:卡尺、千分尺(精度0.01mm)、CMM(微米級精度,適用于復雜三維尺寸)。
- 非接觸式測量:影像測量儀(二維輪廓)、激光掃描(快速三維建模)、工業CT(內部結構無損檢測)。
- 自動化檢測:在線檢測系統集成傳感器與PLC,實時監控生產線質量。
三、案例分析:汽車曲軸檢測流程
- 檢測項目:軸頸直徑、長度、圓度、徑向跳動、鍵槽位置度。
- 工具選擇:CMM(主體尺寸)、圓度儀(軸頸)、跳動檢測儀。
- 流程:
- 固定曲軸于夾具,CMM采集各軸頸三維坐標。
- 圓度儀分析軸頸橫截面數據,計算偏差。
- 旋轉曲軸,百分表記錄徑向跳動值。
- 結果判定:對比ISO標準,輸出檢測報告,不合格品返修或報廢。
四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5
10
12
14
16
15
15
13
21
15
12
15
19
21
22
21
27
20
19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