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華蟾素片劑概述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
1. 性狀鑒別
- 內容:外觀(顏色、氣味、片重差異)、崩解特性。
- 方法:目視檢查、片劑崩解儀測試(符合《中國藥典》崩解時限要求)。
2. 化學成分分析
-
- 檢測物:蟾毒靈(Bufalin)、華蟾毒精(Cinobufagin)等。
- 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或液相色譜-質譜聯用(LC-MS/MS)。
- 標準:主成分含量需符合標示量(通常為標示量的90%~110%)。
-
- 目的:確認批次間成分一致性(相似度≥0.95)。
3. 安全性檢測
-
- 檢測物:鉛(Pb)、砷(As)、汞(Hg)、鎘(Cd)。
- 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
- 標準:砷≤2 ppm,鉛≤5 ppm(參考《中國藥典》通則2321)。
-
- 范圍:有機氯類、擬除蟲菊酯類(因原料蟾蜍可能接觸農藥)。
- 方法: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GC-MS)。
4. 微生物限度
- 需氧菌總數:≤10³ CFU/g(通則1105/1106)。
- 霉菌/酵母菌:≤10² CFU/g。
- 控制菌檢查:不得檢出大腸埃希菌、沙門氏菌(通則1107)。
5. 溶出度與釋放特性
- 方法:槳法或籃法(pH 6.8緩沖液介質)。
- 標準:30分鐘內溶出度≥80%(確保有效成分釋放)。
6. 雜質與穩定性
-
- 目標:降解產物(如氧化蟾毒內酯)、合成雜質。
- 方法:HPLC主成分自身對照法,總雜質≤2.0%。
-
- 條件:40℃/75% RH保存6個月,考察外觀、含量及雜質變化。
7. 生物活性評價
- 體外抗腫瘤活性:MTT法檢測對腫瘤細胞(如HepG2)的半數抑制濃度(IC??)。
- 免疫調節功能:ELISA法測定IL-2、IFN-γ等細胞因子水平變化。
三、檢測標準依據
-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(2020年版)通則及華蟾素專項標準。
- ICH Q3A(R2)關于雜質控制指南。
- ISO 17025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。
四、常見問題及對策
- 活性成分波動:優化提取工藝,加強原料批次一致性控制。
- 重金屬超標:嚴格原料養殖環境監控,增加螯合純化步驟。
- 溶出度不足:調整輔料(如崩解劑羧甲淀粉鈉比例)。
五、總結
上一篇: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檢測下一篇:規定高溫下的反向重復峰值電流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0
9
14
17
17
20
25
25
29
28
28
30
38
43
48
44
45
49
45
5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