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壓溫度系數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
-
- 目的:模擬器件實際工作溫度環境。
- 典型范圍:工業級(-40°C至+85°C)、汽車級(-55°C至+125°C)或按客戶需求定制。
- 關鍵點:需覆蓋器件規格書標稱范圍,并適當擴展以驗證極限穩定性。
-
- 標準溫度點:選取至少5個均勻分布的點(如-40°C、0°C、25°C、50°C、85°C);高精度測試需更多點(如每10°C一點)。
- 梯度測試:驗證升溫與降溫過程中是否存在滯后效應(Hysteresis)。
-
- 測量對象:標稱電壓(如基準源IC的輸出電壓)、電池開路電壓、半導體器件閾值電壓等。
- 設備要求:高精度數字萬用表(6½位以上)、低熱電勢連接線(四線制消除導線電阻影響)。
-
- 熱浸時間:達到目標溫度后保持30分鐘至2小時,確保器件內部溫度均勻。
- 測量間隔: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電壓,直至連續3次讀數波動小于0.01%。
-
- 流程:在設定溫度范圍內進行多次循環(如-40°C ? 85°C,循環5次),檢測電壓恢復性。
- 目的:評估器件在熱應力下的老化或結構損傷。
-
- 記錄內容:溫度值、電壓值、時間戳、環境濕度(若影響顯著)。
- 計算方法:
- 線性回歸法:擬合電壓-溫度曲線,計算斜率(ΔV/ΔT)。
- 公式: VTC=?max−?min?nominal×(?max−?min)×106 (ppm/°C)VTC=Vnominal?×(Tmax?−Tmin?)Vmax?−Vmin??×106(ppm/°C) 注:?nominalVnominal?為標稱電壓,通常取25°C下的值。
-
- 重復測試:同一器件多次測量,計算標準差。
- 不確定度來源:溫度箱均勻性(±0.5°C以內)、電壓表分辨率、接觸電阻等。
二、關鍵控制條件
- 環境控制:
- 濕度:保持恒定(如30%~50% RH),避免結露或靜電干擾。
- 電磁屏蔽:使用法拉第籠減少外部噪聲。
- 設備校準:
- 溫度傳感器(如PT100)需定期溯源至國家標準。
- 電壓表校準需覆蓋測試量程,確保零點漂移修正。
三、應用場景示例
- 測試步驟:
- 將IC置于溫箱中,從-55°C至125°C按10°C步進升溫。
- 每個溫度點熱浸1小時后,用6½位萬用表測量輸出電壓。
- 計算線性回歸系數與非線性誤差。
- 判定標準:
- 若VTC ≤ 2 ppm/°C,則符合高精度儀器要求;
- 若VTC ≤ 50 ppm/°C,則滿足普通工業應用。
四、檢測報告要素
- 測試設備型號及校準證書編號。
- 溫度-電壓原始數據表及擬合曲線圖。
- 溫度系數計算結果與不確定度分析。
- (是否符合規格書或行業標準,如IEC 60747)。
上一篇:機械噪聲的聽音檢驗(咯咯聲)檢測下一篇:電感或自諧振頻率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7
7
6
5
7
6
8
10
9
8
8
10
10
11
13
12
13
16
11
1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