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水溶液電解質原電池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物理性能檢測
-
- 檢測內容:電極表面平整度、電解液泄漏、殼體變形或腐蝕。
- 方法:目視檢查、顯微鏡觀察。
- 目的:排除制造缺陷導致的潛在短路風險。
-
- 檢測內容:電池外形尺寸(長/寬/高)、質量一致性。
- 標準:如圓柱電池直徑誤差需≤0.2mm(GB/T 18287)。
-
- 方法:真空負壓法(模擬低壓環境)、氦氣檢漏。
- 判定標準:無電解液滲漏或氣壓變化值達標。
二、電化學性能檢測
-
- 目的:驗證電池出廠初始狀態是否符合標稱電壓(如3.7V鋰電)。
- 異常值可能預示內部微短路或極化失效。
-
- 方法:恒流-恒壓(CC-CV)充放電,記錄額定容量(Ah)及能量密度(Wh/kg)。
- 關鍵指標:充放電效率(≥95%)、循環容量保持率(如500次循環后≥80%)。
-
- 設備:交流阻抗譜(EIS)或直流內阻儀。
- 意義:內阻過高可能引發發熱或功率下降。
-
- 測試條件:25℃下靜置28天,電壓降需<5%。
- 高自放電率可能由電解質分解或微短路導致。
三、安全性能檢測
-
- 過充條件:充電至1.5倍標稱電壓(如4.2V電池充至6.3V)。
- 過放條件:放電至0V或更低。
- 判定標準:電池不爆炸、不起火、不漏液。
-
- 方法:外部短路(≤50mΩ電阻)持續至電池溫度穩定。
- 要求:最高溫度≤150℃,殼體無破裂(IEC 62133)。
-
- 高溫存儲:85℃下靜置48小時,容量恢復率需≥90%。
- 熱沖擊:-40℃~85℃快速溫變循環,驗證結構穩定性。
-
- 針刺測試:鋼針穿透電池,監測是否起火或爆炸(UL 1642)。
- 擠壓測試:施加13kN壓力至變形量≥30%,評估熱失控風險。
四、環境適應性檢測
-
- 條件:-40℃(低溫)↔ 85℃(高溫)循環10次,每次極值保持1小時。
- 目的:驗證電池在極端溫度下的性能衰減及密封性。
-
- 方法:40℃、95%濕度下存儲7天,檢測容量損失及絕緣阻抗變化。
-
- 振動頻率:10~55Hz,XYZ三軸各振動90分鐘(模擬運輸環境)。
- 沖擊條件:半正弦波沖擊,加速度150G,持續6ms。
五、壽命評估與老化分析
-
- 方法:1C充放電循環至容量衰減至80%,記錄循環次數(如≥1000次為優質電池)。
- 影響因素:電解質分解、SEI膜增厚、活性物質剝離。
-
- 條件:50%SOC下長期存儲(如25℃/1年),評估容量損失及內阻增長。
六、化學與材料分析
-
- 方法:氣相色譜(GC)或質譜(MS)分析有機溶劑(如EC/DMC)比例及雜質。
-
- 檢測項目:正極材料晶型(XRD)、負極石墨層結構(SEM)、粘結劑均勻性。
-
- 目的:檢測電池老化過程中CO?、CH?等氣體釋放量,評估副反應程度。
七、法規與認證要求
-
- 包含高度模擬、溫度循環、振動、沖擊等8項測試,確保空運/海運安全性。
-
- 限制有害物質(如鉛、汞)及管控化學物質(如PFAS)的使用。
總結
上一篇:字符凸印的起伏高度檢測下一篇:頻率和諧振電阻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8
12
12
13
12
17
17
19
14
17
15
19
20
18
18
18
15
14
15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