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極-發射極電阻下最大集電極-發射極高溫截止電流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檢測目的
- 確定BJT在高溫截止狀態下的集電極-發射極漏電流最大值(????(???)ICEO(max)?)。
- 驗證基極-發射極電阻對截止電流的影響。
- 評估器件在高溫應用(如汽車、工業設備)中的可靠性及功耗特性。
二、檢測設備與條件
-
- 高低溫試驗箱(溫度范圍:-55°C至+150°C)。
- 高精度微電流表(分辨率≤1nA)。
- 可編程直流電源(用于設置???VCE?及偏置條件)。
- 電阻箱或固定電阻(模擬基極-發射極電阻???RBE?)。
- 熱耦合夾具(確保溫度均勻性)。
-
- 溫度:依據器件規格,典型值為125°C。
- 集電極-發射極電壓(???VCE?):設為最大額定值(如30V)。
- 基極-發射極電阻(???RBE?):根據應用場景設定(如開路、10kΩ或反向偏置)。
- 穩定時間:升溫后保持30分鐘以確保熱平衡。
三、檢測步驟
-
- 將待測晶體管固定在熱耦合夾具上,連接測試線路。
- 設置???RBE?值,確?;鶚O處于截止狀態(如斷開或反向偏置)。
-
- 將試驗箱升溫至目標溫度(如125°C),保持穩定。
- 監控樣品溫度直至熱平衡。
-
- 施加???VCE?至額定電壓(如30V)。
- 使用微電流表測量集電極-發射極電流????ICEO?,記錄穩定后的最大值。
- 重復測量3次,取平均值以減少誤差。
-
- 對比實測????ICEO?與數據手冊中的規格值。
- 若實測值超過最大允許值,判定為不合格。
四、關鍵影響因素與控制
-
- 確保試驗箱內溫度波動≤±2°C,避免局部過熱。
-
- 使用四線制測量法消除引線電阻影響。
- 屏蔽測試線路,降低環境噪聲干擾。
-
- 漏電流可能隨穩定時間增加而上升,需規定統一測量時間窗口。
五、判定標準與規范
- 參考標準:AEC-Q101(汽車電子委員會標準)、JEDEC JESD22(可靠性測試方法)。
- 合格判據:實測????ICEO? ≤ 數據手冊規定的最大值(如1μA @125°C)。
- 統計要求:至少抽取5個樣品,滿足所有樣本均符合要求。
六、注意事項
- 安全防護:高溫環境下避免直接接觸樣品,防止燙傷。
- 校準:測試前對電流表、溫度傳感器進行校準。
- 失效分析:若樣本超標,需通過顯微觀察或IV曲線分析缺陷根源。
七、總結
上一篇:耐熱、防火及漏電起痕檢測下一篇:鍍覆孔電阻的變化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7
8
18
16
15
17
20
18
17
23
16
25
18
25
25
25
18
18
19
1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