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線牢固性測試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機械強度測試
-
- 目的:驗證引線與基體(如PCB焊盤、電池殼體)的抗拉強度。
- 方法:使用拉力試驗機沿軸向施加遞增力值,直至引線斷裂或脫落。
- 標準:
- 電子行業:IPC-610(如Class 3產品要求拉力≥5kgf)
- 電池行業:GB/T 31485(動力電池極耳拉力需≥50N)
- 判定:記錄最大拉力值,檢查斷裂位置(理想情況為引線本體斷裂,非焊接點)。
-
- 目的:模擬振動、反復彎折等工況下的耐久性。
- 方法:
- 彎折測試:引線以固定角度(如90°)彎折10-100次,檢查是否斷裂。
- 搖擺測試:施加周期性側向力(頻率1-5Hz),持續數百至千次循環。
- 標準:MIL-STD-883(軍品)、JIS C5402(連接器測試)。
二、焊接質量檢測
-
- 目的:評估焊錫或激光焊點的結合強度。
- 方法:
- 推力測試:對焊點施加垂直方向的推力,測量失效力值。
- 剝離測試:用夾具剝離引線,分析焊料與基材的分離模式。
- 設備:微力試驗機(精度0.1N)、X射線檢測儀(觀察內部空洞缺陷)。
- 判定:焊料覆蓋率≥75%,無虛焊、裂紋。
-
- 流程:切割焊點→研磨拋光→顯微鏡觀察界面結構。
- 關鍵參數:IMC(金屬間化合物)厚度(理想1-5μm),氣孔率<5%。
三、環境耐受性測試
-
- 條件:-40℃~+125℃循環(停留30min,轉換速率15℃/min),500次循環。
- 目的:驗證熱膨脹系數差異導致的引線疲勞失效。
- 判定:電阻變化率≤10%,目檢無開裂。
-
- 標準:IEC 60068-2-11(5% NaCl溶液,35℃噴霧,48-96h)。
- 失效模式:引線表面銹蝕、焊接點腐蝕導致的接觸電阻上升。
四、特殊應用場景附加測試
-
- 方法:通額定電流的1.5-2倍,持續1小時,監測溫升與連接穩定性。
- 判定:溫升<40K,無熔斷或絕緣層碳化。
-
- 用途:分析引線材料(如銅合金)在加工后的硬度變化,預測抗疲勞性能。
- 設備:維氏硬度計(HV0.1級別)。
五、測試結果綜合判定
- 合格標準: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:
- 機械強度≥設計要求(如拉力值、彎折次數);
- 焊接界面無分層、空洞等缺陷;
- 環境測試后功能正常,無結構損傷。
- 典型失效案例:
- 焊點IMC過厚導致脆性斷裂;
- 引線根部應力集中引發疲勞裂紋。
六、測試設備與技術創新
- 自動化檢測趨勢:
- 機器人拉力測試系統(精度±0.5% FS);
- AI視覺檢測焊點缺陷(準確率>99%)。
- 新興技術:
- 超聲掃描(SAT)檢測內部微裂紋;
- 數字孿生模擬引線受力形變。
結語
上一篇:高壓交流隔離開關檢測下一篇:輸入高電平電流和輸入低電平電流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3
11
13
15
11
9
13
13
16
15
15
14
13
18
18
17
16
16
16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