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面奶/洗面膏檢測項目全解析
一、安全性檢測
-
- 檢測項目:菌落總數(shù)、霉菌和酵母菌、耐熱大腸菌群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銅綠假單胞菌等。
- 重要性:防止產(chǎn)品因微生物污染導致皮膚感染或過敏。
- 標準限值:如中國規(guī)定菌落總數(shù)≤500 CFU/g(或ml),致病菌不得檢出。
- 檢測方法:平板計數(shù)法、PCR技術等。
-
- 檢測項目:鉛(Pb)、砷(As)、汞(Hg)、鎘(Cd)、鎳(Ni)等。
- 重要性:長期接觸重金屬可引發(fā)皮膚炎癥或系統(tǒng)毒性。
- 標準限值:鉛≤10ppm,汞≤1ppm,砷≤2ppm(中國)。
- 檢測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
-
- 激素類:糖皮質激素(如地塞米松)、性激素等。
- 抗生素:氯霉素、甲硝唑等。
- 熒光增白劑:如聯(lián)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。
- 檢測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(HPLC)、液相色譜-質譜聯(lián)用(LC-MS/MS)。
-
- 防腐劑:甲基異噻唑啉酮(MIT)、尼泊金酯類(Parabens)、甲醛等。
- 防曬劑:若產(chǎn)品宣稱防曬功能需檢測相關成分(如二苯酮-3)。
- 標準限值:如歐盟規(guī)定MIT最大濃度0.01%。
-
- 二噁烷:表面活性劑(如SLES)生產(chǎn)中的副產(chǎn)物,具有致癌性(中國限值≤30ppm)。
- 甲醇:含酒精產(chǎn)品需檢測(限值≤2000ppm)。
二、理化性能檢測
-
- 重要性:與皮膚pH(約4.5-6.5)匹配,避免破壞皮膚屏障。
- 標準:洗面奶pH通常控制在4.5-8.5。
-
- 清潔成分:氨基酸表活(如椰油酰甘氨酸鉀)、皂基等含量測定。
- 功效成分:透明質酸、煙酰胺等活性物的定量分析。
-
- 高溫/低溫試驗:-15℃~50℃循環(huán)測試,觀察分層、變色、結晶等現(xiàn)象。
- 離心試驗:3000r/min離心30分鐘,檢測是否分層。
- 光照試驗:驗證光敏成分是否變質。
三、功能性評價
-
- 方法:體外法(如皮脂清除率測定)、人體試驗(儀器測量皮膚油脂殘留)。
-
- 皮膚刺激性:通過斑貼試驗(人體或動物模型)評估紅斑、水腫反應。
- 眼刺激試驗:參照OECD指南,使用雞胚絨毛膜尿囊膜(HET-CAM)法。
-
- 儀器法:角質層水分含量測定(如Corneometer)。
- 感官評價:志愿者使用后反饋膚感。
-
- 皮脂分泌量測定:使用Sebumeter測量使用前后皮脂變化。
四、包裝材料安全性
- 塑化劑遷移:鄰苯二甲酸酯類(如DEHP)檢測。
- 可遷移重金屬:包裝材料中鉛、鎘等溶出量測試。
五、其他特殊檢測
- 過敏原篩查:香精(如肉桂醛)、防腐劑等致敏原標識(歐盟要求26種致敏原超0.001%需標注)。
- 微塑料檢測:部分國家禁止添加聚乙烯(PE)等磨砂微粒。
檢測流程與標準依據(jù)
- 中國:遵循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(guī)范》(2022版)及GB/T 29680-2013《洗面奶、洗面膏》。
- 歐盟:符合EC 1223/2009,需提交化妝品安全報告(CPSR)。
- 美國:FDA對化妝品實行事后監(jiān)管,但需符合《聯(lián)邦食品、藥品和化妝品法》。
結語
上一篇:剛性板的水平燃燒試驗檢測下一篇:軸的徑向跳動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14
10
13
12
10
7
9
11
12
14
12
13
22
18
19
21
22
22
21
推薦檢測
聯(lián)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