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械采油系統效率檢測項目及關鍵技術
引言
一、檢測項目分類
1. 地面設備檢測
(1) 電動機系統
- 輸入電能參數:電壓、電流、功率因數、有功功率、無功功率等;
- 電動機效率:通過空載、負載試驗計算電機效率曲線;
- 負載率匹配度:實際負載與額定功率的匹配合理性;
- 諧波干擾:檢測電網諧波對電機性能的影響。
(2) 減速箱與傳動裝置
- 扭矩與轉速: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扭矩差值計算傳動效率;
- 機械損失:皮帶傳動滑差率、齒輪箱摩擦損失;
- 潤滑狀態:油溫、油壓及潤滑劑性能影響檢測。
(3) 平衡系統
- 平衡度測試:游梁式抽油機的平衡塊位置與電流變化曲線分析;
- 慣性載荷:曲柄平衡與游梁平衡的協調性。
2. 井下設備檢測
(1) 抽油桿系統
- 載荷分布:通過示功圖檢測光桿載荷、懸點位移;
- 桿柱應力:彎曲、振動導致的疲勞損耗分析;
- 桿管摩擦:井斜段或結蠟井的摩擦阻力檢測。
(2) 抽油泵性能
- 泵效計算:實際排量與理論排量的比值(需結合液面恢復測試);
- 漏失量檢測:固定閥、游動閥的密封性及間隙磨損;
- 氣鎖/液擊:含氣井的氣體影響或液擊振動信號分析。
3. 系統綜合效率
- 系統輸入功率:電動機輸入電能總和;
- 有效功率輸出:液體提升至地面所做的有效功;
- 系統效率計算:有效功率/輸入功率×100%(行業標準SY/T 5264-2012)。
二、檢測方法
1. 直接測量法
- 使用功率分析儀、扭矩傳感器、載荷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數據;
- 示功圖診斷技術結合電參數分析。
2. 間接計算法
- 通過液面恢復測試推算泵效;
- 基于電機特性曲線估算傳動效率。
3. 測試標準
- 遵循《SY/T 5264-2012 機械采油系統效率測試方法》;
- 國際對標API RP 11L(游梁式抽油機設計推薦做法)。
三、數據分析與優化建議
-
- 低泵效(<40%):檢查氣鎖、結蠟、泵漏失;
- 電機負載率低(<30%):調整沖次或更換小功率電機;
- 傳動損耗過高:更換高效皮帶、優化減速箱潤滑。
四、
上一篇:粘度效應(加入硫酸鈣后)檢測下一篇:飽和鹽水懸浮液濾失量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7
16
16
16
18
16
14
18
15
22
14
22
25
24
18
23
17
20
15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