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環境應力開裂時間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解析
引言
檢測原理
檢測項目詳解(核心內容)
-
- 作用:溫度影響分子鏈活動性及介質擴散速率。高溫加速測試,但需與實際使用溫度匹配。
- 參數設置:通常選擇23±2℃(常溫)或更高(如50℃、70℃),依據標準(如ASTM D1693)或客戶需求設定。
-
- 控制方式:分為恒定載荷(如拉伸應力)或恒定應變(如彎曲形變)。
- 典型值:聚乙烯測試常用彎曲應變(如1%~5%),不同應力水平可繪制“應力-開裂時間”曲線,確定臨界應力閾值。
-
- 選擇依據:模擬真實接觸的化學物質,如洗滌劑(Igepal溶液)、酸、堿、油類。
- 濃度影響:高濃度介質加速腐蝕,需注明介質成分及配比(如10% Igepal CO-630)。
-
- 標準化尺寸:ASTM D1693規定試樣為38×13×3.2mm,邊緣需打磨光滑以減少應力集中。
- 預處理:退火消除加工內應力,避免干擾測試結果。
-
- 觀測周期:從數小時至數千小時不等,定期檢查裂紋出現時間。
- 終止標準:50%試樣開裂或達到預設時間(如1000小時)即停止。
-
- 定量方法:顯微鏡測量裂紋長度(µm級)、計數裂紋數量,或通過拉伸強度保留率評估損傷程度。
- 分級標準:如ISO 22088-3中按裂紋擴展速度分級。
-
- 關鍵指標:平均開裂時間(F??)、威布爾分布參數,或繪制時間-失效概率曲線。
- 統計要求:至少5個平行試樣,確保數據可靠性。
-
- 行業標準:對比ASTM/ISO/GB等標準中的限值(如HDPE管材要求ESCR≥1000h)。
- 客戶定制:滿足特定應用場景的附加要求(如醫療包裝需通過生物相容性介質測試)。
常用檢測方法
- 彎條法(ASTM D1693):試樣彎曲固定后浸入介質,觀察表面裂紋。
- 球壓痕法(ISO 22088-5):球狀壓頭施加載荷,評估壓痕周圍開裂情況。
- 恒載荷拉伸法:適用于薄膜或纖維,持續拉伸至斷裂,記錄時間。
影響因素分析
- 材料因素:高密度聚乙烯(HDPE)比低密度(LDPE)更優;共聚改性可提升ESCR。
- 環境協同效應:介質極性與材料溶解度參數匹配時滲透性最強。
- 加工工藝:注塑冷卻速率影響結晶度,進而改變抗開裂性。
應用案例
- 燃氣管道:ASTM D1693測試要求ESCR>1000小時,確保50年使用壽命。
- 醫用導管:在模擬體液環境中測試,防止藥物或血液接觸導致開裂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9
25
26
21
24
20
23
15
12
16
21
17
14
23
29
18
20
22
20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