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鉆孔變模檢測概述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解析
1. 檢測參數
2. 檢測方法
3. 檢測點布置
- 水平鉆孔:適用于邊坡、地下洞室側壁巖體檢測。
- 垂直鉆孔:常用于大壩基礎、深基坑底部巖體評估。
- 空間分布原則:依據地質構造(如斷層、節理帶)加密布點,確保數據代表性。
4. 數據采集與處理
- 傳感器精度:位移分辨率需達到0.001mm,壓力傳感器誤差≤1%。
- 應力-應變曲線擬合:采用Hooke定律或非線性模型(如Duncan-Chang模型)分析數據。
- 異常值剔除:結合地質雷達或鉆孔電視(BHTV)圖像,排除局部裂隙干擾。
5. 結果分析與評估
- 規范對比:將實測彈性模量與《工程巖體分級標準》(GB/T 50218)或國際標準(ISRM)對比,判定巖體等級。
- 工程建議:對低模量區提出加固措施(如注漿、錨桿支護)。
三、檢測流程關鍵控制點
- 鉆孔質量:孔徑誤差≤±2mm,孔壁平整度影響數據準確性。
- 設備標定:加載系統需定期校準,避免液壓泄漏或傳感器漂移。
- 環境干擾:地下水位變化、溫度波動需記錄并修正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 | 原因分析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壓力-變形曲線非線性跳躍 | 巖體裂隙壓縮或儀器滑動 | 結合鉆孔成像驗證,重新選擇測試段 |
彈性模量值離散性大 | 巖體非均質性顯著 | 增加檢測點密度,統計平均值 |
設備無法穩定加壓 | 液壓系統故障或密封失效 | 更換密封圈,檢查油路泄漏點 |
五、工程應用案例
- 目標:評估壩基花崗巖彈性模量,確??够€定性。
- 方法:布置10個垂直鉆孔,采用鉆孔彈模計法分段測試。
- 結果:彈性模量均值35GPa,局部裂隙區降至18GPa,針對性采用高壓注漿加固。
- 目標:劃分Ⅲ~Ⅴ級圍巖段,指導支護設計。
- 方法:聲波測井法結合彈模測試,建立波速-彈模經驗公式。
- 成果:節約支護成本20%,縮短工期15天。
六、結語
- ISRM Suggested Methods for Rock Stress Estimation.
- 《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》(GB/T 50266-2013).
- 鉆孔彈模計在復雜巖體中的應用研究[J].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, 2020.
上一篇:易溶鹽總量(質量法)檢測下一篇:土粒比重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8
10
10
9
11
9
8
14
10
7
9
9
9
13
13
9
12
15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