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切黏度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與應用解析
一、剪切黏度的基本概念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與意義
1. 零剪切黏度(Zero-shear Viscosity, η?)
- 定義:極低剪切速率(接近靜止)下的黏度,反映流體的長期松弛行為。
- 檢測方法:通過蠕變實驗或低剪切速率下的旋轉流變儀測量。
- 應用場景:
- 高分子熔體:評估分子量及其分布。
- 懸浮液:預測長期儲存穩定性(如涂料沉淀風險)。
2. 無窮剪切黏度(Infinite-shear Viscosity, η∞)
- 定義:極高剪切速率下的黏度極限,表征流體在劇烈流動時的阻力。
- 檢測方法:高剪切速率下的毛細管流變儀或高速旋轉測試。
- 應用場景:
- 注塑成型:優化高剪切加工工藝參數。
- 潤滑油:評估極端工況下的潤滑性能。
3. 剪切變稀與剪切增稠特性
- 定義:
- 剪切變稀(假塑性):黏度隨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(如番茄醬、高分子溶液)。
- 剪切增稠(脹塑性):黏度隨剪切速率增加而升高(如高濃度懸浮液、防彈液體)。
- 檢測方法:通過流動曲線(τ-γ?曲線)或黏度-剪切速率曲線分析。
- 應用場景:
- 食品工業:調整醬料口感與擠出性。
- 防護材料:設計智能抗沖擊材料。
4. 黏度-溫度依賴性
- 定義:黏度隨溫度變化的響應,反映材料的熱穩定性。
- 檢測方法:在不同溫度下進行階梯升溫或動態溫度掃描測試。
- 應用場景:
- 石油工業:評估潤滑油在高溫/低溫環境下的適用性。
- 塑料加工:優化熔融溫度與冷卻工藝。
5. 屈服應力(Yield Stress)
- 定義:使流體開始流動所需的最小剪切應力,表征材料的“固態-液態”轉變閾值。
- 檢測方法:應力掃描實驗或斜坡剪切測試。
- 應用場景:
- 3D打印材料:確保擠出時流動,靜止時保持形狀。
- 膏狀藥品:控制藥物在皮膚上的鋪展性與附著性。
6. 觸變性(Thixotropy)
- 定義:黏度隨時間變化的可逆行為,反映流體結構破壞與恢復能力。
- 檢測方法:三步測試(靜置→高剪切→靜置)結合時間掃描。
- 應用場景:
- 涂料:避免刷涂時滴落,同時靜置后恢復抗沉降性。
- 鉆井液:保證停工時的懸浮能力與循環時的流動性。
三、檢測方法與設備
- 旋轉流變儀:
- 適用項目:零剪切黏度、觸變性、屈服應力、黏溫曲線。
- 優勢:精準控制剪切速率與溫度,適合科研與質量控制。
- 毛細管流變儀:
- 適用項目:高剪切黏度(η∞)、熔體破裂行為。
- 優勢:模擬實際加工條件(如擠出、注塑)。
- 落球黏度計/杯式黏度計:
- 適用項目:快速估算牛頓流體黏度。
- 優勢:成本低,操作簡便,適合現場檢測。
四、標準化與行業應用案例
- ASTM D2196:涂料觸變性檢測標準;
- ISO 2884:印刷油墨的剪切黏度測定;
- 醫藥行業:注射液剪切變稀特性影響注射器推注力;
- 食品行業:酸奶的屈服應力決定口感與貨架形態穩定性。
五、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6
14
19
18
19
17
22
15
18
20
16
17
22
23
17
21
22
23
17
1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