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熱性、顏色穩定性、耐膨脹性及抗化學物穩定性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耐熱性檢測
-
- 方法:依據ASTM D648或ISO 75標準,將試樣置于三點彎曲裝置中,施加恒定載荷(如1.8 MPa或0.45 MPa),以2°C/min速率升溫,記錄試樣變形量達0.2 mm時的溫度。
- 設備:熱變形試驗機、恒溫油浴箱。
- 評估指標:HDT值(℃),數值越高,耐熱性越強。
-
- 方法:將材料置于高溫烘箱(如150°C、200°C等)中持續加熱(24-1000小時),觀察表面開裂、強度保留率或重量損失。
- 設備:高溫循環烘箱、萬能材料試驗機。
- 評估指標:拉伸強度保留率(%)、質量變化率(%)。
-
- 方法: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(DSC,ASTM E1356)測定材料從玻璃態轉變為高彈態的溫度,適用于高分子材料。
- 設備:DSC分析儀。
- 評估指標:Tg值(℃),反映材料的熱穩定性。
- 電子封裝材料:需通過高溫回流焊(260°C)測試。
- 汽車零部件:發動機周邊材料需耐受長期高溫環境。
二、顏色穩定性檢測
-
- 方法:參照ISO 4892-3,使用氙燈或UVB光源模擬日光照射,循環進行光照和冷凝(如4小時光照+4小時冷凝),持續數百小時。
- 設備:紫外老化試驗箱、色差儀(測量ΔE值)。
- 評估指標:色差ΔE值(ΔE>5肉眼可見明顯變化)。
-
- 方法:將樣品置于高溫烘箱(如120°C),定期取出觀察顏色變化。
- 評估指標:目視比色法或儀器測定Lab值變化。
-
- 方法:結合QUV(紫外線)和Q-SUN(全光譜)設備模擬戶外環境,評估長期使用后的顏色保持率。
- 戶外涂料:需通過500小時QUV測試,ΔE≤3。
- 紡織品:耐汗漬色牢度(ISO 105-E04)及耐光色牢度(ISO 105-B02)。
三、耐膨脹性檢測
-
- 方法:參照ASTM D570,將試樣浸入蒸餾水(23°C或沸水)中24小時,計算重量和體積變化率。
- 公式:吸水率(%)=(W2-W1)/W1×100%。
- 設備:恒溫水浴槽、精密天平。
-
- 方法:通過熱機械分析儀(TMA,ASTM E831)測量材料在升溫過程中的線性膨脹量。
- 評估指標:CTE(ppm/°C),如電子基板材料要求CTE≤20 ppm/°C。
-
- 方法:將試樣浸泡于特定溶劑(如汽油、乙醇)中,測量體積膨脹率。
- 應用:密封件材料需耐受潤滑油膨脹(ASTM D471)。
- 電池隔膜材料:要求吸水率≤5%,防止電解液浸潤后過度膨脹。
- 航空航天復合材料:需低CTE以匹配金屬部件。
四、抗化學物穩定性檢測
-
- 方法:將試樣浸泡于特定濃度化學試劑(如10%硫酸、5%NaOH)中,測試時間24-168小時。
- 評估指標:重量變化率、硬度變化(邵氏硬度計)、表面腐蝕等級(目視或顯微鏡觀察)。
-
- 方法:參照ASTM D471,將橡膠或塑料試樣浸入IRM 903油中,70°C下保持72小時,測試體積膨脹率和拉伸強度變化。
-
- 方法:模擬工業清潔環境,交替浸泡于酸堿溶液(如pH=2和pH=12),評估材料疲勞失效情況。
- 化工管道襯里:需通過耐98%硫酸(48小時,重量損失≤1%)。
- 醫療器械材料:需耐受次氯酸鈉消毒液(ASTM F739)。
五、檢測數據綜合分析
- 交叉驗證:例如,耐熱性與抗化學性可能相互影響(高溫加速化學腐蝕)。
- 失效分析:結合SEM/EDS分析表面形貌及元素變化,定位材料弱點。
- 標準對照:需明確引用ISO、ASTM、GB/T等標準,確保檢測結果權威性。
六、總結
上一篇:可溶性鉻化物檢測下一篇:囊胚細胞染色和計數方法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28
26
25
24
26
30
27
33
40
43
55
52
55
58
48
59
46
51
5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