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膽固醇檢測:關鍵檢測項目與臨床意義
一、檢測項目概述
-
- 評估心血管疾病(如動脈粥樣硬化、冠心病)風險。
- 篩查高脂血癥(高膽固醇血癥)。
- 監測降脂藥物治療效果(如他汀類藥物)。
- 評估代謝綜合征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脂代謝狀況。
-
- 40歲以上成年人(常規體檢必查項目)。
- 有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。
- 長期吸煙、飲酒或高脂飲食人群。
- 已確診高脂血癥或接受降脂治療的患者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與方法
檢測項目 | 檢測方法 | 臨床意義 |
---|---|---|
1. 總膽固醇(TC) | 酶法(膽固醇氧化酶-過氧化物酶法) | 綜合反映血液中膽固醇總量,過高提示動脈硬化風險。 |
2.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 | 直接測定法、Friedewald公式計算法 | “壞膽固醇”,促進血管斑塊形成,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核心預測指標。 |
3.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 | 化學沉淀法、均相法 | “好膽固醇”,保護血管內皮,水平過低增加心血管風險。 |
4. 甘油三酯(TG) | 酶法(甘油磷酸氧化酶法) | 反映飲食和代謝狀態,過高與胰腺炎、脂肪肝相關。 |
5. 非HDL-C | 計算值(TC-HDL-C) | 包含所有致動脈硬化脂蛋白,適用于糖尿病、肥胖等代謝異常人群的風險評估。 |
三、檢測流程與注意事項
-
- 樣本類型:靜脈血(血清或血漿)。
- 空腹要求:需空腹8-12小時(僅飲水),避免飲食中脂肪干擾結果。
- 特殊人群:急性心?;颊邞诎l病24小時內檢測,避免結果假性降低。
-
- 藥物影響:激素類藥物、避孕藥、利尿劑等可能升高TC;他汀類藥物、煙酸等可降低TC。
- 生理波動:妊娠期膽固醇水平生理性升高,檢測需結合孕周評估。
- 疾病狀態:甲狀腺功能減退、腎病綜合征可導致TC顯著升高。
四、結果解讀與臨床參考范圍
-
- 理想水平:<5.2 mmol/L(200 mg/dL)
- 邊緣升高:5.2-6.2 mmol/L(200-240 mg/dL)
- 過高:≥6.2 mmol/L(240 mg/dL)
-
- TC升高: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癥、飲食過量(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)、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。
- TC降低:嚴重肝病、營養不良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慢性貧血。
-
- 輕度升高(5.2-6.2 mmol/L):調整飲食(減少紅肉、油炸食品)、增加運動。
- 顯著升高(≥6.2 mmol/L):聯合藥物治療(如他汀類)+ 生活方式干預。
- 合并其他異常:若LDL-C≥4.9 mmol/L或HDL-C<1.0 mmol/L,需緊急心血管風險評估。
五、與其他指標的聯合分析
- TC/HDL-C比值:理想值<4,若>5提示心血管風險顯著增加。
- 動脈硬化指數(AI):AI =(TC-HDL-C)/HDL-C,正常值<3。
- 聯合LDL-C目標:冠心病患者LDL-C需控制在<1.8 mmol/L(70 mg/dL)。
六、新興檢測技術
- 脂蛋白亞組分分析 通過核磁共振(NMR)或超速離心法檢測LDL顆粒大小和密度,評估致動脈硬化風險。
- 氧化型LDL檢測 直接測定氧化修飾的LDL,更敏感反映血管內皮損傷程度。
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71
228
202
211
210
215
225
218
228
229
217
214
219
216
210
205
223
207
220
21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