飽和導水率檢測項目詳解
1. 檢測目的
2. 核心檢測項目
2.1 樣本采集與預處理
- 現場原位檢測:直接在地層中測試,避免樣本擾動(如雙環入滲法)。
- 實驗室檢測:采集原狀土樣或重塑土樣,確保樣本代表性。
- 預處理要求:去除雜質、飽和處理(浸泡24小時以上)以排出氣泡。
2.2 檢測方法分類
-
- 適用場景:粗粒土壤(砂土、礫石)的實驗室測定。
- 檢測參數:
- 水流穩定后的流量(?Q)
- 試樣截面積(?A)與水頭差(Δ?ΔH)
- 計算公式:??=?⋅??⋅Δ?⋅?Ks?=A⋅ΔH⋅tQ⋅L? (?L為試樣長度,?t為時間)
-
- 適用場景:細粒土壤(黏土、粉土)的實驗室測試。
- 檢測參數:
- 初始與終止水頭高度(?1,?2h1?,h2?)
- 時間間隔(Δ?Δt)
- 計算公式:??=?⋅??⋅Δ?ln?(?1?2)Ks?=A⋅Δta⋅L?ln(h2?h1??) (?a為變水頭管截面積)
-
- 適用場景:地表土壤滲透性原位測定。
- 檢測參數:
- 內環與外環水位維持
- 單位時間入滲量(消除側向擴散影響)。
2.3 輔助參數測定
-
- 孔隙率(?n)、容重(??ρb?)
- 粒度分布、有機質含量(影響孔隙結構)。
2.4 數據處理與驗證
- 重復試驗:每組樣本至少3次平行試驗,取均值降低誤差。
- 模型驗證:對比達西定律理論值或經驗公式(如Kozeny-Carman模型)。
- 異常值剔除:依據標準差篩選可信數據。
3. 質量控制標準
- 遵循規范:
- 《土工試驗方法標準》(GB/T 50123)
- ASTM D5084(實驗室滲透試驗)
- ISO 17312(現場雙環法)
- 誤差控制:儀器校準、環境溫度記錄、樣本飽和程度檢查。
4. 檢測報告內容
- 樣本來源、檢測方法、儀器型號
- 原始數據、校正后??Ks?值、溫度及土壤特性參數
- 結果分析與應用建議(如排水設計推薦值)。
5. 影響因素說明
- 土壤結構:擾動會顯著降低黏土的??Ks?。
- 飽和度:未完全飽和會導致數值偏差。
- 異質性:層狀土壤需分層測試。
6. 應用領域參考
- 農業:確定灌溉效率與排水需求。
- 工程:評估地基滲透性,防滲設計。
- 環境:污染物遷移模擬,濕地修復規劃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3
19
23
15
12
16
19
17
12
21
27
18
20
22
20
17
18
18
19
2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