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功能檢測
-
- 收發功能測試:驗證CAN控制器在正常模式下的報文發送/接收能力,覆蓋標準幀(11位ID)和擴展幀(29位ID)。
- 仲裁機制驗證:測試多節點同時發送時的優先級仲裁邏輯,確保ID優先級高的報文優先占用總線。
- 自動重傳功能:在報文傳輸失敗時(如沖突或噪聲干擾),檢測是否按協議自動重試。
-
- 幀格式支持:檢查對數據幀、遠程幀、錯誤幀和過載幀的識別與處理。
- 位時序配置:驗證波特率、采樣點、同步跳轉寬度(SJW)等參數的可配置性及精度(誤差范圍≤±1%)。
- 錯誤計數器管理:模擬總線關閉場景,測試節點進入/退出Bus-Off狀態的閾值條件(如TEC≥255觸發Bus-Off,REC<128恢復)。
-
- 錯誤注入測試:人為制造CRC錯誤、格式錯誤、應答錯誤等,觀察錯誤幀生成與節點狀態切換。
- Bus-Off恢復機制:驗證節點在Bus-Off后能否按照協議定時嘗試恢復通信(如128次11位隱性位檢測)。
二、電氣特性檢測
-
- 差分電平測量:使用示波器檢測CAN_H與CAN_L的顯性電平(典型值CAN_H=3.5V,CAN_L=1.5V)和隱性電平(均≈2.5V)。
- 上升/下降時間:驗證信號邊沿斜率是否符合ISO 11898標準(如20-500 ns)。
- 信號振鈴抑制:檢查終端電阻(通常120Ω)是否有效抑制反射,觀察信號過沖是否<10%。
-
- ESD防護:施加±8kV接觸放電(IEC 61000-4-2),測試后需保證功能正常。
- 射頻干擾測試:在80MHz-1GHz頻段注入干擾信號,觀察通信誤碼率是否可控(如<1E-6)。
三、通信性能測試
-
- 極限帶寬驗證:以最高波特率(如1Mbps)持續發送滿負載數據(如5000幀/秒),監測丟幀率與延遲。
- 多節點協同測試:構建包含32+節點的仿真網絡,驗證控制器在復雜拓撲下的穩定性。
-
- 報文傳輸延遲:測量從應用層觸發發送到接收方成功解碼的時間(通常要求<1ms)。
- 中斷響應時間:測試錯誤中斷、接收中斷的響應延遲是否符合實時性需求。
四、環境適應性測試
-
- 在-40°C至+85°C范圍內進行100次溫度沖擊,驗證控制器參數漂移(如波特率偏差<±2%)。
-
- 施加5-500Hz隨機振動(符合SAE J1211標準),檢測焊點可靠性及通信穩定性。
五、安全性與加密檢測(車載場景重點)
- 安全機制驗證
- 防火墻策略測試:過濾非法ID或跨域報文。
- 加密通信驗證:如支持CAN FD+SecOC(Secure Onboard Communication),測試MAC校驗效率與抗重放攻擊能力。
六、工具與標準參考
- 測試工具:Vector CANoe/CANalyzer、Kvaser CANKing、PCAN-View。
- 核心標準:ISO 11898-1/-2(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)、ISO 16845(一致性測試)。
總結
上一篇:抗生素(青霉素類、鏈霉素、慶大霉素、卡那霉素)檢測下一篇:苦味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3
13
14
20
17
20
24
17
27
17
18
25
23
27
25
21
24
24
2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