鉆井液用增黏劑丙烯酰胺類聚合物檢測技術
一、理化性質檢測
-
- 目的:確定聚合物中有效成分含量。
- 方法:取樣品烘干至恒重,計算固形物占比(參考標準:GB/T 12005.1)。
- 儀器:烘箱、分析天平。
-
- 目的:評估聚合物溶液的酸堿性對鉆井液體系的影響。
- 方法:配制1%聚合物溶液,使用pH計直接測定(參考標準:GB/T 9724)。
-
- 目的:驗證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均勻性。
- 方法:將聚合物分散于水中,觀察是否結塊或形成魚眼,記錄完全溶解時間。
二、流變性能檢測
-
- 目的:評價鉆井液在流動狀態下的黏度特性。
- 方法:使用六速旋轉粘度計(如FANN 35型)在600 rpm下測量(參考API 13B-1標準)。
- 計算:AV = 0.5 × 600 rpm讀數(單位:mPa·s)。
-
- 目的:分析鉆井液的流動阻力和剪切稀釋性。
- 方法:通過六速旋轉粘度計的600 rpm和300 rpm讀數計算:
- PV = 600 rpm讀數 - 300 rpm讀數(mPa·s)
- YP = 300 rpm讀數 - PV(Pa)
-
- 目的:評估鉆井液在靜止狀態下的懸浮能力。
- 方法:靜置10秒和10分鐘后,分別測量打破凝膠所需的扭矩(單位:Pa)。
-
- 目的:測定聚合物對濾液的控制能力。
- 方法:使用API濾失儀在0.69 MPa壓力下收集30分鐘濾液體積(單位:mL)。
三、熱穩定性與耐鹽性檢測
-
- 目的:模擬井下高溫環境對聚合物性能的影響。
- 方法:將含聚合物的鉆井液在150°C下熱滾16小時,冷卻后測試黏度保留率。
-
- 目的:評估聚合物在高鹽度環境中的穩定性。
- 方法:配制含不同濃度NaCl/CaCl?的溶液,測試黏度變化。
四、分子特性分析
-
- 目的:分子量直接影響增黏效果和剪切穩定性。
- 方法:凝膠滲透色譜(GPC)或特性粘度法(參考GB/T 12005.10)。
-
- 目的:控制有毒單體的殘留量(安全限值通常≤0.05%)。
- 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(HPLC)或溴化法(參考GB/T 17514)。
-
- 目的:確認聚合物結構(如陰離子型、非離子型)。
- 方法:紅外光譜(FTIR)或核磁共振(NMR)。
五、環保與安全指標
-
- 目的:評估對環境的影響。
- 方法:通過BOD?/COD比值分析(比值>0.3為易降解)。
-
- 目的:確保聚合物對水生生物無害。
- 方法:魚類或藻類急性毒性試驗(LC??或EC??值)。
六、檢測標準與規范
- 行業標準:API 13A(鉆井液材料規范)、SY/T 5504(水溶性聚合物性能測定)。
- 國標參考:GB/T 12005系列(丙烯酰胺類聚合物檢測方法)。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鉆井液用防塌封堵劑改性瀝青檢測下一篇:厚度檢測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4
18
19
19
19
19
19
19
18
24
19
22
28
18
25
21
25
20
22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