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筷子檢測:關鍵項目與標準全解析
一、衛生安全檢測
1. 微生物指標
- 檢測項目:大腸菌群、霉菌、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)。
- 標準限值:中國GB 19790.2-2005規定,大腸菌群≤50 MPN/g,致病菌不得檢出。
- 檢測方法:菌落培養法、PCR分子檢測。
2. 化學殘留
- 二氧化硫(漂白劑殘留):GB 19790.2-2005限值≤600 mg/kg,檢測采用蒸餾-分光光度法。
- 重金屬:鉛(≤5 mg/kg)、汞(≤0.5 mg/kg)、砷(≤1 mg/kg),依據GB 4806.9-2016,使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。
- 熒光增白劑:紫外燈下觀測是否有藍光,或通過高效液相色譜(HPLC)定量分析。
- 洗滌劑殘留:檢測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成分,限值≤1 mg/kg。
二、物理性能檢測
1. 機械強度
- 抗彎強度:施加力至筷子斷裂,木筷需≥50N,竹筷≥70N(GB/T 31701-2015)。
- 耐磨性:模擬夾取動作測試表面磨損情況。
2. 耐溫性
- 高溫變形:將筷子置于100℃水中30分鐘,觀察是否變形或釋放異味。
- 低溫脆性:-20℃冷凍后檢查是否易折斷。
3. 尺寸與外觀
- 長度、直徑誤差需≤±1 mm,表面無毛刺、裂紋或霉斑。
三、感官與材質檢測
1. 感官指標
- 氣味:無異味(如酸臭、藥水味)。
- 色澤:均勻無斑點,過度潔白可能提示漂白過度。
2. 材質鑒定
- 木材/竹種鑒定:顯微鏡觀察纖維結構,確保無毒樹種(如樺木、毛竹)。
- 回收料檢測:紅外光譜法鑒別是否摻雜廢舊塑料(針對樹脂筷子)。
四、環保與可持續性檢測
1. 可降解性
- 生物降解率:依據ISO 14855標準,90天內降解率需≥60%。
2. 原材料來源
- FSC認證:確保木材來自可持續管理森林。
- 竹材生長期:優選4年以上竹材,避免使用防腐劑處理原料。
五、檢測流程與標準依據
- 抽樣:按GB/T 2828.1隨機抽樣,批量≤10萬雙取5箱。
- 預處理:粉碎、浸提或表面涂抹取樣。
- 實驗分析:依項目選用微生物培養、光譜分析等方法。
- 結果判定:對比GB、JIS(日本)或EU 10/2011(歐盟)等標準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改進建議
七、消費者選購指南
- 看標識:選擇有QS/生產許可證的正規產品。
- 聞氣味:刺鼻異味提示化學殘留。
- 觀顏色:選擇原木色,避免過白或艷麗產品。
- 摸表面:光滑無毛刺,無松動裂紋。
結語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9
19
16
18
21
16
19
16
20
15
20
23
15
14
19
20
24
29
2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