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D(Cr)濃度檢測的意義與標準
化學需氧量(Chemical Oxygen Demand,簡稱COD)是評價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標,其中以重鉻酸鉀(K?Cr?O?)為氧化劑的測定方法(CODCr)是國際通用的標準方法。CODCr濃度檢測通過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和無機還原性物質,反映水體的污染程度,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、污水處理、工業排放監管等領域。其標準值的設定直接關系到水質評價、治理方案制定及環保合規性判定。
CODCr濃度標準值的分類
CODCr濃度標準值因水體用途和行業要求而異,主要分為以下類別:
1.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:根據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(GB 3838-2002)》,Ⅰ類水(源頭水)CODCr限值為≤15 mg/L,Ⅱ類水(飲用水源地)≤20 mg/L,Ⅲ類水(一般工業用水)≤30 mg/L,Ⅳ類水(農業灌溉)≤40 mg/L。
2. 污水排放標準: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(GB 8978-1996)》規定,直接排放的CODCr一級標準為≤100 mg/L,二級標準為≤150 mg/L。重點行業(如造紙、印染)需執行更嚴格的行業標準,例如紡織印染廢水CODCr限值為≤80 mg/L。
3. 國際標準對比:歐盟部分國家要求工業廢水CODCr≤125 mg/L,美國EPA則根據行業類型制定差異化限值,例如食品加工廢水需≤250 mg/L。
CODCr濃度的檢測方法與流程
采用重鉻酸鉀法(GB 11914-89)測定CODCr濃度的核心步驟包括:
1. 樣品前處理:采集水樣后需去除懸浮物,含氯離子樣品需加入硫酸汞消除干擾。
2. 氧化消解:在強酸性條件下,加入過量重鉻酸鉀溶液,加熱回流2小時,確保有機物完全氧化。
3. 滴定分析:以硫酸亞鐵銨為滴定劑,使用試亞鐵靈指示劑判定終點,通過消耗量計算CODCr值,公式為:CODCr (mg/L)=[(V0-V1)×C×8000]/V2,其中C為硫酸亞鐵銨濃度,V0和V1分別為空白和樣品滴定體積,V2為水樣體積。
檢測注意事項與質量控制
1. 干擾物質控制:氯離子濃度>1000 mg/L時需添加硫酸汞掩蔽,高濃度硫化物、亞硝酸鹽需預處理。
2. 儀器校準:分光光度計或COD快速測定儀需定期校準,消解儀溫度誤差應≤±2℃。
3. 安全防護:重鉻酸鉀為劇毒致癌物,實驗中需佩戴防護裝備,廢液需統一處理。
4. 數據驗證:每批次樣品需同步測定空白樣、標準樣(鄰苯二甲酸氫鉀)及平行樣,相對偏差應<10%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