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餞檢測:保障甜蜜零食的安全與品質
蜜餞作為傳統休閑食品,因其酸甜可口的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。然而,其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劑超標、微生物污染、重金屬殘留等問題,使得蜜餞檢測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環節。根據《GB 14884-2016 蜜餞衛生標準》要求,蜜餞需通過理化指標、微生物、食品添加劑等多項檢測,確保產品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。近年來,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抽檢發現,二氧化硫殘留、防腐劑過量使用是蜜餞不合格的主要原因,凸顯了系統性檢測的必要性。
核心檢測項目解析
1. 微生物指標檢測
檢測項目包括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、霉菌及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)。蜜餞含糖量高、水分活度低的環境雖能抑制部分微生物,但加工環節衛生條件不達標仍可能導致污染。例如2021年某品牌蜜餞因霉菌超標被通報,源頭追溯為原料晾曬環境濕度失控。
2. 食品添加劑檢測
重點篩查苯甲酸、山梨酸等防腐劑,甜蜜素、糖精鈉等甜味劑,以及著色劑(檸檬黃、胭脂紅)。依據《GB 2760-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,蜜餞允許限量使用二氧化硫作為漂白劑,但殘留量需≤0.35g/kg。第三方檢測機構數據顯示,約12%的散裝蜜餞樣品存在防腐劑超范圍使用問題。
3. 重金屬及污染物檢測
檢測鉛、砷、鎘等重金屬指標,防范原料水果種植土壤污染風險。特別是采用果皮制作的陳皮類蜜餞,需嚴格執行《GB 2762-202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標準,鉛含量不得超過1.0mg/kg。
特色檢測技術應用
現代檢測實驗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精準測定添加劑成分,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重金屬,結合PCR技術快速篩查致病菌。部分企業開始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實現生產線的實時質量監控,將二氧化硫殘留誤差控制在±0.02g/kg內。
消費者選購建議
購買時應查看包裝上的SC標志、配料表及檢測報告。散裝蜜餞優先選擇色澤自然、無刺鼻氣味的產品,過于鮮艷或脫色的蜜餞可能存在過量添加劑。網購時可要求商家提供近期第三方檢測報告,重點關注防腐劑和甜味劑指標是否符合標準。
通過系統的檢測體系,蜜餞行業正逐步提升質量安全水平。2023年國家抽檢合格率已達97.3%,但消費者仍需提高鑒別能力,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