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水劑檢測體系概述
減水劑作為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加劑,其性能直接關系到混凝土的工作性、強度發展及耐久性。根據GB 8076-2008《混凝土外加劑》和JG/T 223-2017《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》等標準要求,需針對不同類型減水劑(包括高性能、普通、高效、緩凝、引氣、早強等九大類別)開展系統性檢測,主要涵蓋物理性能指標、化學組分分析及工程應用驗證三大維度。檢測項目需根據其功能特性差異化設計,如緩凝型需著重測試凝結時間調控能力,早強型需強化早期強度驗證,引氣型需精準控制氣泡參數。
基礎性能檢測項目
所有減水劑均需進行的基礎檢測包括:1)減水率測定(基準混凝土對比法);2)含氣量測試(氣壓法/體積法);3)凝結時間差(初凝、終凝時間差);4)抗壓強度比(3d、7d、28d強度增長率);5)泌水率比及pH值檢測。其中高效減水劑要求減水率≥14%,高性能減水劑更需達到≥25%的減水標準。
功能型減水劑專項檢測
緩凝類減水劑需追加檢測:初凝時間差(+90~+480min)、終凝時間差(≤+480min),并通過紅外光譜驗證緩凝組分(如葡萄糖酸鈉)含量。
引氣類減水劑需執行:含氣量1h經時變化(≤1.5%)、氣泡間距系數(≤250μm)及硬化混凝土氣泡結構顯微分析。
早強型減水劑重點檢測:1d抗壓強度比(≥135%)、3d強度比(≥130%),同時進行硫酸鈉含量檢測(≤2.0%)。
泵送劑特殊檢測指標
針對泵送劑的施工特性,除常規項目外需增加:坍落度1h保留值(≥150mm)、壓力泌水率比(≤90%)、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時間(5-20s)等測試,確?;炷恋目杀眯院土鲃佣缺3帜芰?。
質量驗證流程
檢測流程遵循:樣品預處理→基準混凝土配制→平行試驗→數據校正→型式檢驗報告出具。特別關注含固量(液體劑)或含水率(粉劑)的精準測定,允許差需控制在:減水率±1%、含氣量±0.5%、抗壓強度比±5%范圍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