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、黍、稷及其制品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質量與理化指標檢測
-
- 外觀:色澤、粒型、均勻度是否符合標準(如GB/T 11766-2008小米標準)。
- 氣味:檢測霉味、酸敗等異常氣味。
- 雜質含量:通過篩分法測定砂石、秸稈等無機/有機雜質(標準:≤0.5%)。
-
- 水分含量:烘箱干燥法測定(小米標準:≤13.5%),影響儲存穩定性。
- 不完善粒率:破損粒、蟲蝕粒占比(如小米標準≤2.0%)。
- 千粒重/容重:衡量籽粒飽滿度及加工品質。
二、安全指標檢測
-
- 重金屬:鉛(≤0.2mg/kg)、鎘(≤0.1mg/kg)、砷(≤0.5mg/kg)等(依據GB 2762-2022)。
- 真菌毒素:黃曲霉毒素B?(≤5μg/kg)、嘔吐毒素(DON)、玉米赤霉烯酮等(GB 2761-2017)。
-
- 有機磷類(敵敵畏、毒死蜱)、擬除蟲菊酯類等(GB 23200.113-2018),采用GC-MS/LC-MS/MS多殘留分析。
-
- 菌落總數(≤10? CFU/g)、大腸菌群、霉菌酵母(依據GB 4789系列標準)。
三、營養與功能性成分分析
-
- 蛋白質(凱氏定氮法)、脂肪(索氏提取法)、膳食纖維(酶解法)、灰分(高溫灼燒法)。
- 維生素(B?、B?、E)及礦物質(鐵、鋅、鈣)含量測定。
-
- 多酚類、黃酮類抗氧化物質檢測(HPLC法)。
- β-葡聚糖(燕麥特征成分,用于摻假鑒別)。
四、摻假與真實性鑒定
-
- 顯微觀察表皮結構差異(粟、黍顆粒形態特征)。
-
- DNA條形碼技術(ITS、rbcL基因序列分析)區分粟、稷及近緣物種。
- PCR法檢測外源摻假(如玉米、小麥成分)。
-
- 近紅外光譜(NIRS)或高效液相色譜(HPLC)建立特征圖譜,識別異常添加。
五、加工制品專項檢測
-
- 過氧化值(≤0.25g/100g)、酸價(≤3mg/g),反映油脂氧化程度。
- 食品添加劑:防腐劑(苯甲酸≤0.5g/kg)、甜味劑(安賽蜜、糖精鈉)。
-
- 總酸度、氨基酸態氮、乙醇殘留量(GC法)。
-
- 塑化劑(鄰苯二甲酸酯類)、雙酚A檢測(GB 31604系列標準)。
六、特殊認證檢測
- 有機認證:516種農藥零檢出(GB/T 19630-2019)。
- 地理標志產品:元素指紋(鍶、硒等)溯源產地真實性。
總結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