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機谷物溫度檢測技術與關鍵監測項目
一、檢測項目的必要性
- 加工設備散熱不良(如烘干機故障);
- 谷物含水量與溫度不匹配;
- 環境溫濕度波動;
- 微生物活動或蟲害滋生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-
- 檢測目標:谷物脫離加工設備(如烘干機、碾米機)后的實時溫度。
- 標準范圍:根據谷物種類有所不同(如小麥≤40℃,稻谷≤35℃)。
- 方法:使用紅外測溫儀或插入式電子溫度計,在出料口多點采樣(至少3個點位)。
-
- 檢測目標:谷物在倉儲容器(如料倉、運輸車)中的溫度分布。
- 操作要點:
- 分上、中、下三層布設溫度傳感器;
- 檢測是否存在局部熱點(溫差>5℃為異常)。
-
- 檢測目標:加工車間或倉儲環境的溫度對谷物的潛在影響。
- 意義:環境溫度過高可能加速谷物呼吸作用,導致積熱。
-
- 檢測目標:經過冷卻工序后的谷物核心溫度。
- 標準:谷物冷卻后溫度應接近環境溫度(±3℃以內),避免結露。
-
- 檢測目標:結合谷物水分含量(如使用快速水分測定儀)判斷溫度合理性。
- 示例:水分15%的小麥在40℃時易滋生霉菌,需立即調整工藝。
-
- 檢測目標:倉儲期間谷物的長期溫度穩定性。
- 頻率:前3天每日檢測,后續每周1次,雨季加密至每天1次。
三、檢測技術選擇
-
- 適用場景:精準測量谷物核心溫度(如插入式探針)。
- 缺點:效率低,易破壞糧堆結構。
-
- 適用場景:快速篩查表面溫度異常區域。
- 優點:非接觸、可視化,適合大面積糧倉。
-
- 適用場景:實時監測倉儲谷物溫度變化。
- 技術升級:物聯網(IoT)系統可遠程報警并生成溫度曲線。
四、異常溫度處理流程
- 閾值預警:溫度超過安全范圍時,觸發聲光報警或短信通知。
- 緊急干預:
- 通風降溫(強制冷風循環);
- 翻倉或倒垛散熱;
- 檢查設備故障或調整加工參數。
- 溯源分析:結合水分、環境數據查明升溫原因。
五、檢測規范與標準
- 國標參考:GB/T 29890-2013《糧油儲藏技術規范》要求糧溫監測誤差≤1℃。
- 數據記錄:需留存至少1年的溫度記錄,供質量追溯使用。
六、未來趨勢
- AI預測模型:通過歷史溫度數據預測霉變風險。
- 無人機巡檢:大型糧庫中自動巡航測溫。
結語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