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檢測項目與指標
1. 紅細胞系統檢測
-
- 檢測方法:自動化血液分析儀通過電阻抗或激光散射技術計數。
- 正常范圍:男性4.3-5.8×10¹²/L,女性3.8-5.1×10¹²/L。
- 臨床意義:
- 增高:脫水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高原缺氧。
- 降低:貧血(如缺鐵性、溶血性)、失血、骨髓抑制。
-
- 檢測原理:比色法測定血紅蛋白含量。
- 參考值:男性130-175g/L,女性115-150g/L。
- 意義:直接反映攜氧能力,診斷貧血的黃金標準。
-
- 方法:離心法或儀器計算。
- 正常值:男性38%-50%,女性34%-45%。
- 應用:判斷血液濃縮或稀釋,指導補液治療。
-
- MCV(平均體積):80-100fL,鑒別貧血類型(小細胞性MCV↓,大細胞性MCV↑)。
- MCH(平均血紅蛋白量):27-34pg,評估血紅蛋白合成。
- MCHC(平均濃度):320-360g/L,輔助診斷地中海貧血。
-
- 特殊染色法:評估骨髓造血功能,正常0.5%-1.5%。
- 升高:溶血或出血后造血活躍;降低:再生障礙性貧血。
2. 白細胞系統檢測
-
- 檢測技術:自動化計數結合流式細胞術。
- 參考范圍:成人4-10×10?/L。
- 異常提示:
- ↑:細菌感染、白血病、應激反應。
- ↓:病毒感染、藥物毒性、脾功能亢進。
-
- 方法:顯微鏡人工分類或儀器五分類技術。
- 關鍵亞群:
細胞類型 占比 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胞 40%-75% 化膿性感染↑,化療后↓ 淋巴細胞 20%-40% 病毒性感染↑(如EBV),HIV↓ 嗜酸性粒細胞 0.5%-5% 過敏、寄生蟲感染↑ 單核細胞 3%-10% 結核、慢性炎癥↑
-
- 中性粒細胞毒性顆粒:提示嚴重細菌感染。
- 異型淋巴細胞:>10%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。
二、檢測流程與質量控制
- 樣本采集: EDTA抗凝靜脈血2mL,避免溶血。
- 儀器分析:Sysmex XN系列等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完成初篩。
- 復檢規則:觸發異常報警時需手工涂片鏡檢,確保形態學異常不漏診。
- 影響因素:劇烈運動后WBC可一過性增高20%,需靜息30分鐘后采血。
三、臨床應用場景
- 貧血診斷分層
-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:血清鐵+鐵蛋白驗證缺鐵。
- 大細胞性貧血:補充維生素B12/葉酸檢測。
- 感染鑒別
- 細菌感染:中性粒細胞↑伴核左移。
- 病毒感染:淋巴細胞↑,可能出現異型淋巴細胞。
- 血液腫瘤篩查
- 原始細胞出現提示急性白血病可能。
-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:嗜堿/嗜酸粒細胞顯著增高。
- 放化療監測
- WBC<2×10?/L需緊急升白治療,預防感染風險。
四、技術創新與局限
- 流式細胞術應用:CD4+/CD8+淋巴細胞亞群計數用于HIV分期。
- 局限性:難以區分某些白血病亞型,需結合骨髓活檢及遺傳學檢查。
上一篇:小麥增碎率檢測下一篇:一次拉絲每厘米磨輥生產面粉能力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