鮮、凍藍園鲹檢測項目全解析
一、感官檢測
- 外觀
- 鮮品:魚體完整,鱗片緊密有光澤,無異色斑點;眼球飽滿透明,鰓絲鮮紅無黏液。
- 凍品:個體間無粘連,冰衣均勻包裹,解凍后肉質彈性良好,無干耗或變色。
- 氣味 具有海水魚特有的腥鮮味,無腐敗、酸敗或氨臭味。
- 組織狀態 肌肉堅實,內臟無破裂,腹腔無血水淤積。
二、理化指標檢測
- 揮發性鹽基氮(TVB-N)
- 意義:反映魚類腐敗程度,新鮮魚TVB-N應≤30 mg/100g(GB 2733-2015)。
- 檢測方法:半微量定氮法或儀器分析法。
- 組胺含量
- 限值:鯖科魚類(如藍園鲹)組胺≤40 mg/100g(GB 2733-2015)。過量組胺可引發過敏反應。
- 檢測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。
- 解凍失水率(凍品專項)
- 要求:凍品解凍后失水率≤5%,用于評估冷凍工藝合理性。
三、微生物檢測
- 菌落總數
- 鮮品≤5×10? CFU/g,凍品≤3×10? CFU/g(GB 29921-2021)。
- 大腸菌群
- 采用三級采樣方案,檢測MPN值是否符合標準。
- 致病菌
- 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副溶血性弧菌等不得檢出。
四、污染物及添加劑檢測
- 重金屬
- 鉛(Pb)≤0.5 mg/kg,鎘(Cd)≤0.1 mg/kg,甲基汞≤1.0 mg/kg(GB 2762-2022)。
- 獸藥殘留
- 檢測氯霉素、孔雀石綠、硝基呋喃類等違禁藥物殘留(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)。
- 食品添加劑
- 凍品中若使用保水劑(如磷酸鹽),殘留量需符合GB 2760-2014規定。
五、寄生蟲及生物毒素
- 異尖線蟲幼蟲
- 通過解剖或消化法檢測,生食或半生食產品需重點關注。
- 生物毒素
- 根據捕撈海域情況,檢測雪卡毒素或貝類毒素(如適用)。
六、冷凍工藝專項檢測(凍品)
- 中心溫度
- 凍品貯存溫度≤-18℃,運輸過程溫度波動≤3℃。
- 冰晶狀態
- 顯微鏡觀察冰晶大小,避免因緩凍導致肌肉組織損傷。
七、標簽與包裝檢測
- 標簽信息
- 需標注品名、產地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貯存條件等(GB 7718-2011)。
- 包裝完整性
- 檢查真空包裝是否漏氣,凍品是否存在反復凍融現象。
八、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
- 主要標準: GB 2733-2015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、凍動物性水產品》 GB 2762-2022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 SN/T 0393-2013《進出口水產品中揮發性鹽基氮的測定》
九、判定與處置
結語
上一篇:二苯并[a,i]芘檢測下一篇:二苯并[a,l]芘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