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有效成分檢測
- 檢測目的 確認產品中稻瘟靈的實際含量是否符合標注值,評估藥劑質量。
- 檢測方法
- 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:通過色譜分離與紫外檢測器定量分析。
- 氣相色譜法(GC):適用于稻瘟靈原藥的純度測定。
- 參考標準
- 國家標準:如《GB 20758-2006 稻瘟靈原藥》規定有效成分含量≥95.0%。
- FAO/WHO國際農藥標準。
二、理化性質檢測
- 檢測項目
- 熔點、沸點、溶解度
- 穩定性(光解、水解特性)
- 密度、pH值(針對制劑)
- 意義 評估藥劑儲存穩定性及環境適應性,指導合理制劑加工。
三、殘留量檢測
- 檢測范圍
- 水稻植株(莖、葉、谷粒)
- 土壤、灌溉水
- 成品大米及稻米制品
- 檢測方法
- 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GC-MS):高靈敏度,可檢出痕量殘留。
- 液相色譜-串聯質譜(LC-MS/MS):適用于復雜基質樣本。
- 限量標準
- 中國《GB 2763-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》:稻谷中稻瘟靈最大殘留限量(MRL)為1 mg/kg。
-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(0.1 mg/kg)、歐盟標準(0.05 mg/kg)。
四、毒理學檢測
- 急性毒性試驗
- 測定半數致死量(LD50),評估誤食或接觸風險。
- 慢性毒性試驗
- 研究長期暴露對肝、腎功能的影響,確定安全閾值。
- 致癌性/致畸性評估 依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分類標準進行風險分級。
五、環境行為檢測
- 土壤降解試驗
- 檢測半衰期(DT50),評估在土壤中的持久性。
- 水生態系統影響
- 對魚類(如斑馬魚)、藻類的急性毒性測試。
- 揮發性與吸附性 分析稻瘟靈在空氣中的擴散潛力及對地下水的污染風險。
六、制劑質量檢測
- 懸浮率(≥70%)
- 濕潤時間(≤60秒)
- 持久起泡性(≤25 mL,1分鐘后)
- 熱貯穩定性(54℃±2℃下貯存14天,分解率≤5%)。
七、檢測流程概要
- 采樣
- 按《NY/T 788-2004 農藥殘留試驗準則》規范采集樣本。
- 前處理
- 萃取(乙腈、乙酸乙酯)、凈化(QuEChERS法或固相萃取)。
- 上機分析
- 優化色譜條件(如柱溫、流動相比例),匹配標準曲線定量。
- 數據審核
- 對比MRL值,出具合規性報告。
八、檢測意義與規范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3
11
20
15
15
15
16
23
20
18
20
18
17
18
19
18
18
23
24
25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