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寸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與方法詳解
一、常規尺寸檢測項目
1. 幾何尺寸測量
- 線性尺寸:長度、寬度、高度、直徑、孔徑等基礎參數。
- 工具:卡尺、千分尺、高度規。
- 關鍵點:需在標準溫度和環境下測量(通常為20°C)。
- 角度測量:斜面角度、倒角、錐度角度。
- 工具:角度規、萬能角度尺、投影儀。
- 半徑與圓弧:外圓角、內圓角、曲線弧度。
- 工具:半徑規、三維坐標測量機(CMM)。
2. 形位公差檢測
- 平面度:被測表面與理想平面的偏差。
- 方法:利用光學平板或激光干涉儀比對。
- 圓度/圓柱度:圓形截面的幾何偏差。
- 工具:圓度儀、CMM。
- 垂直度/平行度:兩表面或軸線間的正交或平行關系。
- 工具:直角尺、平行規、三坐標測量機。
- 同軸度/對稱度:軸類零件或對稱結構的中心對齊性。
- 方法:V型塊配合千分表或CMM掃描。
3. 表面質量檢測
- 表面粗糙度:Ra(算術平均偏差)、Rz(最大高度值)等參數。
- 工具:粗糙度儀、輪廓儀。
- 劃痕與缺陷:表面裂紋、毛刺、凹陷。
- 方法:目視檢查、光學顯微鏡或工業CT掃描。
二、特殊檢測項目與應用場景
1. 螺紋參數檢測
- 螺距:相鄰螺紋峰頂間的距離。
- 中徑:螺紋牙型中假想圓柱的直徑。
- 牙型角:螺紋牙側面的夾角(如60°公制螺紋)。
- 工具:螺紋規、螺紋千分尺、三針法測量儀。
2. 齒輪參數檢測
- 齒距累積誤差:齒輪旋轉一周內的最大齒距偏差。
- 齒厚與齒高:單個齒的尺寸精度。
- 徑向跳動:齒輪安裝后的偏心量。
- 工具:齒輪測量中心、雙面嚙合儀。
3. 精密組件檢測
- 配合公差:軸與孔的過盈或間隙配合是否達標。
- 裝配間隙:運動部件間的預留空間(如軸承與軸)。
- 工具:塞尺、氣動量儀、激光測距儀。
三、檢測方法與設備選型
1. 接觸式測量
- 設備:三坐標測量機(CMM)、千分表、探針式輪廓儀。
- 優點:精度高(μm級)、適合復雜曲面。
- 缺點:接觸可能劃傷精密表面。
2. 非接觸式測量
- 設備:
- 光學測量:影像測量儀、激光掃描儀。
- 3D掃描:結構光掃描儀、工業CT。
- 優點:高效、無損,適合軟質或微小零件。
- 缺點:受表面反光或透明度影響。
3. 自動化檢測
- 在線檢測系統:集成機器視覺與傳感器,實時監控生產線。
- 機器人測量:搭載測頭的機械臂實現批量檢測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流程
1. 參考標準
- 國際標準:ISO 2768(一般公差)、ASME Y14.5(形位公差)。
- 行業規范:汽車行業(IATF 16949)、航空航天(AS9100)。
2. 檢測流程
- 預處理:清潔被測件,恒溫環境靜置。
- 基準對齊:根據設計基準定位工件。
- 數據采集:按檢測計劃逐項測量并記錄。
- 數據分析:對比公差范圍,生成SPC報告。
- 結果判定:合格/返工/報廢決策。
五、典型應用領域
- 汽車制造:發動機缸體、變速箱齒輪的尺寸一致性。
- 電子精密:PCB板鉆孔位置、芯片封裝尺寸。
- 醫療器械:植入物表面光潔度、關節配合間隙。
- 航空航天:渦輪葉片型線精度、艙體結構裝配公差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- 溫度誤差:恒溫實驗室中校準設備與工件。
- 人為誤差:自動化設備替代手工測量。
- 數據管理:引入MES/QMS系統追蹤全流程數據。
上一篇:引出端轉矩檢測下一篇:發射極-基極截止電流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8
14
14
9
14
15
14
13
14
16
12
13
13
16
20
16
20
14
18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