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電流幅值檢測
- 目標:精準測量反向電流的最大值,判斷是否超出器件耐流極限。
- 技術要點:
- 使用高頻響應傳感器(如羅氏線圈、霍爾電流傳感器),帶寬需覆蓋電流上升沿(通常≥10MHz)。
- 動態范圍需覆蓋理論峰值的1.5倍以上,避免飽和。
- 示例:在300V/10A的Buck-Boost電路中,反向峰值可能達15A,需選擇量程≥20A的傳感器。
2. 電流波形時序分析
- 目標:提取電流的上升時間(??tr?)、下降時間(??tf?)及持續時間(??td?)。
- 技術要點:
- 采用高速ADC(≥1MSPS)同步采集電壓與電流信號,識別開關時序。
- 結合觸發捕獲功能,鎖定瞬態波形(如示波器的單次觸發模式)。
3. 能量損耗評估
- 目標:計算反向電流引起的能量損耗 ?=∫?2(?)? ??E=∫i2(t)Rdt,優化散熱設計。
- 技術要點:
- 積分算法需考慮采樣精度與噪聲抑制(如滑動平均濾波)。
- 同步測量開關器件的溫升,驗證損耗模型準確性。
4. EMI特性關聯檢測
- 目標:分析電流高頻振蕩分量與輻射EMI的關系。
- 技術要點:
- 使用頻譜分析儀捕捉電流波形的頻域特征(如30MHz~1GHz)。
- 優化PCB布局與吸收電路(RC Snubber),抑制諧振尖峰。
1. 硬件架構
- 傳感器選型:
- 低阻值分流電阻(<1mΩ)適合大電流場景,需配合差分放大器(如INA240)抑制共模噪聲。
- 隔離型霍爾傳感器(如ACS723)適用于高壓隔離場景。
- 信號調理電路:
- 二階有源低通濾波(截止頻率≥開關頻率的5倍),保留波形特征。
- 電壓鉗位電路(如TVS二極管)保護ADC輸入。
2. 軟件算法
- 峰值捕獲算法:滑動窗口極值檢測,配合過采樣提升分辨率。
- 故障診斷邏輯:設定動態閾值(如根據負載電流自適應調整),避免誤觸發。
- 場景:BLDC電機堵轉時,H橋電路的反向電流急劇上升。
- 方案:
- 在每個橋臂的下管串聯分流電阻,實時檢測反向電流。
- 通過比較器(如LM311)輸出硬保護信號,觸發驅動器關斷(Dead Time<100ns)。
- 場景:反激式電源中RCD電路的能量回收效率與電壓應力平衡。
- 方案:
- 檢測變壓器漏感引起的反向電流峰值,調整RCD的電容與電阻值。
- 使用數字控制器(如DSP)動態調節吸收參數,降低損耗5%~10%。
- 實驗室驗證:
- 使用高精度電流探頭(如Keysight N2820A)對比校準檢測系統。
- 施加階躍負載或短路測試,驗證保護響應時間(如<500ns)。
- 行業標準:
- 符合IEC 61000-4-30(電能質量測量)與AEC-Q100(汽車電子可靠性)。
- 集成化檢測芯片:如TI的IMC100系列,集成電流采樣、ADC與保護邏輯。
- AI驅動的預測維護: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歷史電流數據,預判器件老化風險。
上一篇:彎曲力矩檢測下一篇:反向不重復峰值電壓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13
12
13
17
18
23
19
21
16
20
17
15
21
19
15
22
21
21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